唯优公文网 - www.hanzhu666.com 2024年05月02日 10:32 星期四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母乳喂养知识(完整)

作者: 浏览数: 发布时间:2022-11-29 11:36:02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母乳喂养知识(完整),供大家参考。

母乳喂养知识(完整)

 

 母乳喂养知识大全 2013 年 6 月

 母乳是婴儿(尤其是 6 个月以下的婴儿)最适宜的食物, 应大力提倡母乳喂养,宣传母乳喂养的优点。

 2002 年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制定了《婴幼儿喂养全球策略》, 提出了全球公共卫生建议:

 保护、 促进和支持母乳喂养。

 建议婴儿应于生后 1 小时内开始母乳喂养, 在此之前不应为任何事物和饮料; 婴儿生后 6 个月内应纯母乳喂养; 婴儿 6 个月后应及时添加辅食, 在添加辅食基础上继续母乳喂养至 2 岁或 2 岁以上。

 纯母乳喂养是指只给婴儿喂母乳, 而不给其他任何的液体和固体食物, 甚至不给水。

 可以服用维生素或矿物质补充剂和药物滴剂或糖浆。

  一. 母乳成分及含量 1. 母乳的成分 (1)蛋白质 蛋白质是一类重要的营养成分, 所有的乳类均含有提供热量的脂肪、 生长所需的蛋白质和乳糖, 但动物乳汁含的蛋白质比人乳多, 而对婴儿不成熟的肾脏来说, 排出这些多余的蛋白质代谢物是很困难的。

 母乳含有很多乳清蛋白, 其中大部分是抗感染蛋白, 保护婴儿免于感染。

 牛乳中所含的蛋白质大部分是酪蛋白,这些酪蛋白在婴儿胃内形成难以消化的凝块, 因此人工喂养儿可能会对动物乳汁中的蛋白产生不耐受, 出现腹泻、 腹痛、 皮疹或其他症状。

 虽然牛乳制成配方乳后, 蛋白质的数量可以改变, 但是蛋白质的质量不可能改变。

 (2)

 脂肪 母乳中含有的必需脂肪酸, 是婴儿脑、 眼及健康的血管所必需的。

 刚出生好时, 婴儿的肠腔内尚未产生消化乳脂所必需的全部酶, 人乳中含有脂肪酶, 可帮助消化脂肪。

 而动物乳或配方乳中则不含脂肪酶, 所以人乳中的脂肪比起牛乳或动物乳中的脂肪吸收更完全, 更能被婴儿机体有效利用。

 (3)

 碳水化合物 乳糖是乳类中主要的碳水化合物, 母乳比其他乳类含有更多的乳糖。

 (4)

 矿物质 铁对于预防婴儿贫血很重要。

 虽然不同的乳汁中含有的铁都非常少, 但是人乳中的铁吸收率很高, 约 50%可被吸收, 牛乳中的铁只有约 10%可以被吸收。

 有些配方乳强化了铁, 但这些铁仍不易吸收。

 (5)

 维生素 牛乳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B, 这些量远远超过婴儿的需要, 牛乳中的维生素 A和维生素 C 的含量不如人乳多, 如果母亲饮食中维生素 A 充足的话, 母乳中即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A, 可提供婴儿所需的所有维生素 A, 即使生后 2 年依然如此。

 (6)

 抗感染成分 在生后第 1 年内, 婴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

 母乳中含有帮助婴儿抵抗感染的抗体、 白细胞、 双歧因子、 乳铁蛋白、 溶菌酶等抗感染蛋白和抗感染因子。人乳中主要的免疫球蛋白是分泌型 IgA。

 代乳品中没有抗感染因子。

 一些抗体能够抵抗母亲过去或现在罹患的感染。

 因此, 当母亲感染时, 婴儿不应该与母亲分开, 因为母乳可以保护婴儿免受感染。

 2. 母乳成分的变化 母乳成分随产后不同时期而有所改变, 可分为初乳、 过渡乳、 成熟乳和晚乳。初乳一般指产后 5~7 天内的乳汁, 质略稠而带黄色, 含脂肪较少而球蛋白较多,微量元素锌、 白细胞、 S1gA 等免疫物质及生长因子、 牛磺酸等都比较多, 对新生儿生长发育和抗感染十分重要。

 量较少, 每次喂哺量仅 18~45m1 , 每天250~300ml; 过渡乳指产后 7 天到满月时乳汁, 含脂肪最高, 蛋白质与矿物质逐渐减少, 量增多至每天平均 590mI; 成熟乳为第 2—9 个月的乳汁, 其成分见表4—3, 每日乳量增至 700~1000ml:

 晚乳指 10 个月以后的乳汁, 量和营养成分都渐减少。

 每次哺乳时最初分泌的乳汁及最后分泌的乳汁, 成份也相差甚多, 初分泌时蛋白高而脂肪低(11.8g/L 和 17.1g/L), 而最后分泌的乳汁则蛋白质低而脂肪高(7.1g/L, 和 55g/L)。

 3. 母乳喂养的特点 (1)营养丰富易消化吸收, 蛋白质、 脂肪、 糖的比例适当。

 ①蛋白质总量虽较少, 但其中白蛋白多而酪蛋白少, (母乳蛋白 35%为酪蛋白;牛乳为 80%), 故在胃内形成凝块小, 易被消化吸收。

 且母乳蛋白质含量少, 对肾脏负担也较牛乳为小;②含不饱和脂肪酸的脂肪较多, 供给丰富的必需脂肪酸, 脂肪颗粒小, 又含较多解脂酶, 有利于消化吸收;②乳糖量多, 又以乙型乳糖为主, 促进肠道乳酸杆菌生长;④含微量元素如锌、 铜、 碘较多, 尤其在初乳中, 铁含量虽与牛乳

 相同, 但其吸收率却高于牛乳 5 倍, 故母乳喂养者贫血发生率低;⑤钙磷比例适宜(2:

 1), 易于吸收, 较少发生低血钙症, 且矿物质总量低, 对肾脏负担小;⑥含较多的消化酶如淀粉酶、 乳脂酶等, 有助于消化。

 (2)母乳缓冲力小, 对胃酸中和作用弱, 有利于消化, 在胃内停留时间较牛奶为短。

  (3)母乳含优质蛋白质、 必需氨基酸及乳糖较多, 有利于婴儿脑的发育。

 人乳中的卵磷脂可作为乙酰胆碱前体;鞘磷脂可促进神经髓鞘形成;长链不饱和脂肪酸可促进大脑细胞增殖;乳糖有利于合成脑苷脂和糖蛋白, 可促进中枢神经系统发育。

 此外人乳中尚有较多的生长调节因子, 如牛磺酸等。

 这些都是促进神经系统发育的重要因素。

 (4) 母乳具有增进婴儿免疫力的作用:

 1 含有 SIgA, 尤以初乳中为高, 在胃肠道内不受酸碱度影响, 不被消化, 可结合肠道内细节力、 病毒等病原体和过敏原, 阻止其侵入肠粘膜, 有抗感染和抗过敏的作用。

 此外母乳尚有少量 IgG 和IgM 抗体、 B 及 T 淋巴细胞、 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 也有一定免疫作用;2 含有比牛乳较多的乳铁蛋白可抑制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的生长, 有抗感染作用;3其他如双岐因子可促进双歧杆菌、 乳酸杆菌生长, 抑制大肠杆菌, 减少肠道感染,溶酶菌、 乳酸过氧化氢酶、 抗葡萄球菌因子、 补体等在预防小儿肠道或全身感染中起一定作用等。

 (5)乳量随小儿生长而增加, 温度及泌乳速度也较合宜, 几乎为无菌食品,直接喂哺手续简便, 又十分经济。

 (6)母亲自 己喂哺, 有利于促进母子感情, 密切观察小儿变化, 随时照顾护理。

 (7)产后哺乳可刺激子宫收缩, 促使母亲早日 恢复;哺乳期推迟月 经复潮, 不易怀孕, 有利于计划生育;哺乳母亲也较少发生乳腺癌、 卵巢癌等。

 4. 喂养方法 (1)时间 目前主张越早开奶越好。

 正常足月新生儿出生半小时内就可让母亲喂奶, 既可防止新生儿低血糖又可促进母乳分泌。

 母乳腺分泌乳汁是一个复杂的神经内分泌调节过程, 婴儿反复多次有力吸吮, 可反射性地使乳母血中催乳素的浓度保持较高水平, 一般哺乳后 30 分钟达高峰, 尤以夜间哺乳为高, 有利促进

 乳汁分泌。

 母亲哺乳时婴儿的吸吮刺激引起感觉冲动传至大脑垂体后叶, 促使催乳素分泌经血循环达到乳房, 使泌乳细胞周围的肌细胞收缩, 将乳汁挤至乳腺导管及乳晕下的乳突, 并排出体外, 母亲感到乳房胀满, 有乳汁从乳头流出, 这就是射乳反射。

 建立了射乳反射才能将乳房中的乳汁挤出乳房, 便于婴儿吸入。

 因此在最初几日母乳分泌量较少时, 要坚持按需喂哺母乳, 最好产后母婴同室, 乳量会逐渐增多, 不宜过早加喂牛奶或乳制品。

 第一二个月不需定时喂哺, 可按婴儿需要随时喂。

 此后根据小儿睡眠规律可每 2~3 小时喂 1 次, 逐渐延长到 3—4小时 1 次, 夜间逐渐停 1 次, 一昼夜共 6—7 次。

 4~5 个月后可减至 5 次。

 每次哺乳约 15~20 分钟。

 根据吸吮能力及生活能力的不同, 适当延长或缩短每次哺乳时间, 以吃饱为准。

 但每次哺乳应将乳房吸空, 否则多量乳汁存留在乳房内, 可使母乳中的抑制因子(一种多肽)产生抑制泌乳细胞作用, 使乳量逐渐减少。

 (2)方法 为了使乳房尽量排空, 以刺激乳汁分泌, 每次喂哺时应吸空一侧乳房, 再吸另一侧:

 下次喂哺则从未吸空的一侧开始, 这样就能使每侧乳房轮流吸空。

 哺乳前乳母先为小儿换尿布, 清洗双手, 用温开水拭净乳头, 将小儿抱于怀中, 取坐位哺乳最为适宜。

 哺乳时应将乳头和大部分乳晕送入婴儿口中, 婴儿下唇略外翻, 母乳晕下方几乎全部进入婴儿口中, 而乳晕上方暴露稍多, 使婴儿舌头从下向上裹住母乳头与乳晕, 吸吮时舌头由前向后呈波浪运动, 与硬腭相对,挤压拉长乳头, 将乳晕下乳窦中乳汁挤入口中咽下。

 婴儿口与乳房含接良好, 吸吮才有效, 并可预防乳头皲裂。

 哺乳完毕后将小儿轻轻抱直, 头靠母肩, 轻拍其背, 使吸乳时吞入胃中的空气排出, 以防发生溢乳。

 5. 母乳喂养注意点 (1)母亲在孕期就应树立自己喂孩子的信心, 并作好具体准备, 如孕晚期每日用温开水擦洗乳头, 向外轻拉几次, 使乳头皮肤坚实及防止乳头内陷, 以利小儿吸吮。

 (2)乳母应注意营养, 睡眠充足, 心情愉快, 生活有规律, 不随便服药, 每日应较平时增加能量 3-4MJ(700—1000kcal)和水份 1—1.5L。

 (3)母乳量不足时, 常有哺乳前乳房不胀, 哺乳时小儿吞咽声少, 哺乳后小儿睡眠短而不安;常哭闹, 体重不增或增加缓慢。

 需找寻原因加以纠正, 或服催乳药。

 经各种措施而仍乳汁不足时可考虑混合或人工喂养。

 (4)母患急、 慢性传染病、 活动性肺结核等消耗性疾病, 或重症心、 肾病等均不宜或暂停母乳喂哺。

 暂时不能直接喂哺时, 可定时将乳汁挤出, 以免乳量减少。

 (5)注意防止母乳头、 乳房疾病, 母乳头应经常保持清洁, 如发生乳头裂伤,应暂停直接喂乳, 可用手或吸乳器将乳汁吸出消毒后喂哺, 并以鱼肝油软膏擦涂乳头, 防止感染, 促使痊愈。

 经常排乳不畅或每次喂哺未将乳汁吸空, 引起乳汁淤积于乳房, 可发生乳房肿胀有小硬块(乳核), 有胀痛。

 初起时应及早进行局部湿热敷及轻轻揉摩将其软化, 婴儿频繁有力的吸吮将乳汁吸空或于喂乳后用吸乳器将乳汁吸尽, 以防乳腺炎。

 患乳腺炎时应暂停患侧喂乳。

 (6)不应让婴儿口含乳头(或橡皮乳头)睡觉, 不仅不卫生, 且易引起窒息、 呕吐。

 

 6. 断奶随小儿年龄增长, 母乳的量和质逐渐不能满足小儿肪需。

 而小儿的消化吸收功能也渐臻成熟, 乳牙萌出, 咀嚼能力增强.已可适应半固体和固体食物, 自 4—5 个月起可添加一些辅助食品, 以补充小儿营养所需, 又为断奶作准备。

 在增加辅食同时逐渐减少哺乳次数, 一般小儿于 10-12 个月可逐渐完全断奶,母乳量仍多者也可延至 1.5—2 岁, 但切忌骤然断奶, 以免因小儿不适应其他食品而引起摄食量突然减少, 甚至发生营养不良。

 断奶后应注意调配易消化的、 适宜于年幼儿食用的膳食, 不宜与成人膳食混同。

推荐访问:母乳喂养知识 母乳喂养 完整 知识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