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彦夫事迹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朱彦夫事迹,供大家参考。
学习朱彦夫事迹材料
个人简介 朱彦夫, 1933 年 7 月出生, 男, 汉族, 中国共产党党员, 原山东省沂源县担任村党支部书记, 被誉为中国当代的保尔·
柯察金, 时代楷模。
主要经历 1947 年入伍, 参加过淮海战役、 渡江战役、 抗美援朝等上百次战斗。
1949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7 年至 1982 年任沂源县西里镇张家泉村党支部书记。
主动放弃荣军休养所的特护待遇, 回乡 担任村党支部书记长达 25 年, 带领村里群众治理荒山、 兴修水利、 发展教育, 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 建成远近闻名的先进村。
1982 年至今, 从村党支部书记岗位退下来后, 他用嘴衔笔、 残肢抱笔, 历时 7 年, 七易其稿, 创作完成了两部震撼人心的自传体长篇小说《极限人生》 和《男儿无悔》。
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 中央军委副主席、 国防部长迟浩田亲笔题写书名并题词:
“铁骨扬正气, 热血书春秋”。
很多人对朱彦夫的了解, 始于他 33 万字自传体小说——《极限人生》。
一位没有四肢, 没有左眼, 右眼的视力只有 0. 3, 没上过学, 但参加过上百次战斗,三次立功, 十次负伤, 动过 47 次手术的特等伤残军人, 用超人的毅力, 向自己挑战, 向人生挑战, 他就是被誉为当代中国的保尔· 柯察金的——朱彦夫。
代表著作 《极限人生》 和《男儿无悔》
主要事迹 朱彦夫, 1933 年出生在人杰地灵的沂蒙山腹地——沂源县张家泉村。
他从小家贫如洗, 14 岁时就毅然参了 军, 1949 年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血与火的战场上, 他不怕流血牺牲, 拼命作战, 先后参加了战淮海、 过长江、 打上海、跨过鸭绿江等上百次战役战斗。
1950 年 12 月, 朱彦夫参加了在朝鲜争夺 250 高地的血腥恶战。
他所在的一个连, 在零下 30 度严寒的条件下, 与装备精良的两个营的敌人进行了殊死的搏斗, 打退了敌人一次次进攻。
在弹尽粮绝的时刻, 仍然坚持与敌人拼搏。
最后阵地上只剩下一个遍体鳞伤的人, 这就是朱彦夫。
当他
在长达几十天的昏迷中醒来的时候, 已是躺在西安陆军医院的病床上。
他这才发现自己已没有了四肢, 左眼失明, 右眼视力模糊。
他嚎啕大哭, 高喊, 要向敌人讨回残臂残腿!
他悲痛欲绝。
这时, 他期待比一场战斗的胜利更震动人心的战歌。
同志们, 记得高尔基说过:
艰苦和挫折是人生的老师。
有的人在挫折面前倒下去,有的人退缩了; 而有的人, 他冲上去, 战胜了 困难, 征服了挫折。
这样的人, 才是生活的强者!
朱彦夫在战场上是个勇士, 在失去四肢和一只眼睛后, 在极端困难的生活面前, 他挑战生命的极限, 决心做个自食其力的生活强者。
为了减轻国家的负担, 为了不让别人照顾, 他毅然要求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
战争这个雕塑大师, 把沂蒙山雕塑得更加凝重、 庄严、 显赫。
正义战争这透视人类心灵的窗口,又把沂蒙山坚忍不屈、 慷慨无私的品格, 展现到了极致。
然而, 沂蒙山毕竟是沂蒙山。
张家泉是个小山村。
四面群山环抱, 前面有南珠山, 后靠红崮山, 东临油篓崮, 西接百草关。
真是迈步脚蹬山, 出门眼朝天。
朱彦夫回到山沟里, 才知道全村许多户揭不开锅, 吃了上顿没有下顿, 穷得叮当响。
面对严酷的现实, 他深深感悟到:
贫穷才是他们最大最凶恶的敌人!
他那一颗被泪水煮过的心又开始激烈地跳动。
弗洛伊德认为:
人生就是一场生存本能与死亡本能不断搏战的过程。朱彦夫为了练习生活自理, 来家 8 个月, 就砸碎了饭碗 141 个, 菜碟盘子 23 个,茶碗 7 个, 泼掉饭菜上百次, 因摔伤、 冻伤用药 90 多次……在一次次的失败中,他一直与命运搏斗。
他终于成为胜者!
他是一个成功者,
1957 年, 全村 8 名共产党员, 一致选举朱彦夫当了村党支部书记。
从此, 他肩负重任, 又捧出了一篇篇描山写地的绝世文章!
他拄着双拐, 爬山头, 到田间, 访贫问苦到家院; 他用残臂、 用假肢支撑着大干苦干, 开山劈岭, 治山改水, 打机井; 他躺在地里, 跪在沟里, 育苗、 拔草、 浇水; 他带领村民, 千方百计, 历经艰难, 把光秃秃的荒山, 变成了绿山果园; 向瘠薄的土地, 要出了 高产; 修道路、 搞副业, 全村用上了电…… 昔日的枪炮轰鸣, 化作了醉人的丰收谣、 欢乐曲; 沂蒙百姓, 以勤劳的天性, 将战火烧焦的土地, 装点得秀美而丰腴。
朱彦夫在村支部书记岗位上,经过二十五个春秋, 终于把一个穷山村, 变成了全乡 的先进村, 使村民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黑格尔说过:
“生命是最真实的东西, 它比星星更高级, 比太阳更高级。” 星星是灿烂的, 太阳是辉煌的, 比星星太阳更灿烂辉煌的是人的生命力。要创造辉煌的人生, 就应当有“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的执着,“风
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的悲壮。
朱彦夫以对“使命” 的执着、 对命运坚韧的抗争, 以悲壮的形式, 超越自我的人生极限, 又谱写了一曲共产党人自强不息、 无私奉献、 精神文明建设的凯歌!
1987 年 5 月, 时任济南军区政委的迟浩田同志, 看望了朱彦夫。
老首长鼓励他把当年在战场上亲眼目睹的我军英勇作战的情况写出来, 把重残后信念不倒、 意志不减的精神写出来, 以缅怀先烈,教育后人。
听过他报告的人, 也都纷纷要求他写书。
首长的鼓励, 同志们的关怀,他心中又燃烧起一团圣火。
他想, 用热血和苦难谱写的历史, 往往更能震古铄今,摇魂荡魄。
当听说朱彦夫要写书, 有的人说, 看书都有困难, 写书谈何容易? !可是, 朱彦夫对自己不丧失信心。
哪怕是在山穷水尽的绝境中, 他深知天生我材必有用, 明天的战功是必然的, 当然要花费正常人的十倍、 百倍、 千倍的努力和求索。
当年, 他在部队常听说, 不怕飞机大炮, 就怕总结报告。
2007 年, 一部巨大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科书, 开始动工了。
这是一次古今中外, 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写作!
朱彦夫的写作, 是用嘴咬着笔与用残臂夹着笔交替写作。
夏天写, 蚊虫叮咬得全身起疙瘩, 每天只能写十几个字, 口中的涎水, 头上的汗水,磨破的残臂上的血水, 顺笔流下来, 湿透了稿纸; 冬天写, 双臂麻木了, 笔掉在床上, 仍无知觉, 划拉半天, 才发现没写上一个字。
该吃饭了, 妻子喊了好几遍,他充耳不闻, 睡觉了, 梦里还构思情节。
有一次, 他喊叫着冲杀出家门, 被家人拖回来, 他赶紧抱笔又写起来。
为了回忆一个情节, 他会不吃不喝呆上一两天;为了一个词句一个字, 他搬来字典、 词典查半天, 光字典就翻烂了四本; 光书稿纸, 用了够半吨。
就这样, 朱彦夫支撑着特残、 多病的身躯, 七度春秋, 七易其稿, 将一部饱蘸着激情、 饱蘸着热血、 激荡着共产党人浩然正气的生命之作——33 万字的《极限人生》, 捧给了世人。
个人精神 鲁迅说过:
不幸是一所最好的大学。
而朱彦夫, 又是这所大学中灾难最为深重的人。
是他, 为了 赢得战争的胜利, 在与敌人进行殊死搏斗中, 失去了四肢和一只眼睛; 是他, 为了减轻国家的负担, 不依赖别人照顾, 靠顽强的意志, 惊人的毅力, 学会了生活自理和文化知识; 是他, 为了改变家乡 的贫困落后面貌,在村党支部书记的岗位上, 一干就是 25 年; 是他, 在近半个世纪里, 拖着一双假腿, 在大江南北, 留下他作革命传统报告的深深的脚印, 留下他撒播精神文明
火种的音容笑貌; 是他, 一天学没上过, 用汗水、 泪水、 血水, 用赤心, 用生命,写下了 33 万字的自传体长篇小说——《极限人生》; 是他, 靠对党的坚定信念,靠对党的无限忠诚的精神, 谱写了一曲美的人生价值的奉献之歌!
同志们, 朋友们, 什么叫美? 朱彦夫用自己的实践, 回答了美的概念, 唱了一首最美的歌,写了一首最美的诗, 给共产党员做了一份美的答案:
美, 就是给予; 美, 就是奉献!
美, 就是“要求人的甚少, 给予人的甚多”; 美, 就是“吃的是草, 挤出的是奶, 是血”。
正是靠这种“美”, 我们用小米加步枪, 赶走了凶恶的日本强盗;正是靠这种“美”, 我们穿草鞋的军队, 打败了美式飞机和大炮武装的国民党军队; 正是靠这种“美”, 我们的“镰刀和铁锤” 才飘扬在世界的东方和太平洋的西岸!
个人评价 中央军委副主席、 国防部长迟浩田, 亲笔题写书名——《极限人生》, 并亲笔为朱彦夫题词:“铁骨扬正气, 热血书春秋”; 中共山东省委的一位领导说:“朱彦夫就是中国的保尔· 柯察金。” 1996 年 9 月 4 日, 山东省民政厅做出“关于在全省民政系统和优抚对象中开展向朱彦夫学习活动的决定”; 11 月 6 日, 中共山东省委做出“关于开展向朱彦夫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
2014 年 3 月 26 日, 由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民政部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共同举办的“时代楷模” 朱彦夫同志颁奖仪式, 在央视新址 800 平方米演播室隆重举行。
淄博市特等伤残军人朱彦夫同志成为全国首位“时代楷模”。
同志们, 朋友们, 中国的保尔——朱彦夫, 像一面鲜红的旗帜, 是一座用钢铁铸成的人生价值的丰碑, 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让我们以朱彦夫同志为学习的楷模, 牢记江总书记“刻苦学习、 勤奋工作; 勇于创造、 自觉奉献” 的四句话, 做“一个高尚的人, 一个纯粹的人, 一个有道德的人, 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自传简介 《极限人生》 是一部以作者为生活原型的自传体长篇小说。
石痴在朝鲜二五 O 高地阻击战中身负重伤, 口渴如焚, 昏迷中将自己被打出挂在脸上的左眼球吞进了肚里。
回国后, 他被截去四肢, 成为一个没脚没手的 “肉轱辘”。
但他没有消沉, 而是勇敢地迎接命运的挑战, 毅然离开荣军休养院回村
锻炼生活自理能力。
牺牲多年的“烈士” 突然回村, 且面目丑陋, 村民大骇, 演出了一场“打鬼” 闹剧。
从小和石痴订了亲的方巧兰, 新婚之夜发现了石痴隐秘处的伤情, 吓得赤身裸体跑出洞房一去不返。疗养院护士李艾荣冲破世俗的束缚,勇敢地和石痴结合, 甘愿终世照顾他。
后来, 石痴担任了村党支部书记。
他克服残躯带来的种种不便, 顶着各种流言蜚语的中伤, 带领群众改变了家乡 贫困面貌,并几经磨难, 写出了几十万字的自传体小说《极限人生》。
作品结构严谨, 条理清晰, 人物生动, 富有沂蒙特色, 很难使人想象出自一位一天学没上过的四肢全无的人之手!
全书始终贯穿着求生、 拼搏、 奉献这条主线, 透着一种不屈的信念和力量。
中国几代人都知道有一部书, 书名叫《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叫保尔。
柯察金。
但, 你知道当代中国的保尔吗? 他为保卫共和国而失去双手双脚, 一只眼失明, 另一只眼只有零点几的视力。
他用残疾的身躯, 拼搏一生, 在和平岁月, 再创辉煌, 晚年又写出了自传体小说《极限人生》。
他 70 多年的生命, 跨越国度, 跨越世纪, 精神世界丰富, 是一部传奇, 可与当年保尔·柯察金媲美而毫不逊色。
他就是朱彦夫。
当代保尔朱彦夫的故事, 令人荡气回肠。他使人相信, 世上没有办不到的事情。
永远坚守百姓这块阵地——记 “时代楷模”朱彦夫
新 华 社 文 章 ----何雨欣、 吴书光
那一年, 他只有1 8 岁。
抗美援朝的一次激战后, 他成了整个连里唯一的生者, 睁开双眼那一刻,他发现自己的双手双脚与左眼已永远失去。
……
那一天, 村里全部8 名党员齐刷刷举起了手。
2 5 岁的他成了乡 亲们的“带头人”, 开山劈岭、 治山改水……没有手的他, 用心把百姓的事情一件件做实, 没有脚的他, 带领百姓硬是走出一条脱贫新路。
……
朱彦夫, 山东省沂源县西里镇张家泉村原党支部书记。
很多人眼里他是一个传奇, 但他说:
“我这个条件只能是一个字:
拼!
为百姓, 就是守住阵地!”
上阵
“胡闹!” 一个清冷的早晨, 张家泉村推选支书会议上, 上级领导刘书记拍案而起, “咱有胳膊有腿的不去干, 偏偏要一位特残功臣去替大伙儿挑这个担子!
不行!
绝对不行!”
“俺大叔是人民功臣, 要说威信, 他最高。
这样的人当支书, 俺服气!”
“他不吃老本还立新功, 一门心思地给大伙办好事。”
……
大家讨论着, 坐在一旁的朱彦夫早已百感交集。
上世纪5 0 年代的张家泉村, 笼罩在一片贫困之中。
地处沂蒙山腹地,这个穷乡 僻壤的小山村, 干部换了一茬又一茬, 但山河依旧、 贫困依旧, 村民们仍连糊口的地瓜干都吃不饱。
饥饿的滋味, 朱彦夫尤其能体会。
1 0 岁父亲去世, 他跟在母亲背后要饭。
1 4 岁参军, 他第一次穿上了鞋子和棉衣……
战争是残酷的磨砺。
淮海战役、 渡江战役、 抗美援朝……上百次战斗后,朱彦夫遍体鳞伤, 断臂残肢的他也失去了作为健全人的权利。
朱彦夫坦言, 他曾想过轻生, 但还是那句“共产党员死都不怕还怕这个” 给了他力量。
终于, 本可以在荣军院里“养” 一辈子的朱彦夫, 毅然决定回到家乡 ,回到那个自己学会走路的地方。
自己吃饭、 上假肢、 刮胡子、 划火柴……这些看似稀松平常的事, 对朱彦夫而言, 件件都需要千锤百炼, 他不断向正常人“靠拢” 着。
抱着“能给乡 亲们记个工分也行” 的念头, 他还拿起一本《学习小字典》, 自学文化知识。
学了文化让朱彦夫深感有文化是多么重要。
于是, 总琢磨着能为乡 亲们办点事的他, 把全部积蓄拿出来, 托老战友买来了2 0 0 多册书, 在自家开了一间小图书馆。
刚开始几天新鲜, 前来借书的人络绎不绝, 但没几天就门庭冷落了, 因
为大多数乡 亲们都不识字, 怎么读书?
于是朱彦夫决定——办夜校, 这想法立刻得到了乡 亲们的一致支持。
从此以后, 无论刮风下雨, 无论天寒地冻, 朱彦夫每天拄着双拐, 拖着1 7 斤重的假肢, 雷打不动出现在距家2 里多外的课堂上。
在这条路上, 曾经摔得满身泥水, 曾经...
栏目最新:
- 教师年度考核优秀主要事迹6篇(完整)2024-01-16
- 2024评优个人主要事迹怎么写9篇(完整)2024-01-11
- 红领巾奖章主要事迹300字4篇2024-01-11
- 先进团支部事迹材料6篇(范例推荐)2023-12-28
- 2023年施工企业优秀党务工作者事迹【精...2023-12-22
- 2023年年度民政系统先进集体事迹(全文)2023-12-22
- 关于学习XX事迹巩固学习教育成果部署情...2023-12-20
- 2023年“人民满意公务员”事迹材料(全文)2023-12-08
- 2023年度基层选调生典型事迹材料【精选...2023-12-08
- 党支部基层党组织典型事迹材料2023-12-08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