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优公文网 - www.hanzhu666.com 2024年04月28日 23:03 星期日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脱贫攻坚 >

脱贫攻坚先进事迹材料村支书(8篇)

作者: 浏览数: 发布时间:2023-05-06 09:18:03

篇一:脱贫攻坚先进事迹材料村支书

  

  脱贫攻坚优秀党员先进事迹材料

  近日,一位83岁的老人将一面印着“热心领导

  人民公仆”的锦旗送到xx华侨管理区,表示要亲手送给陈锦君。

  老人是该区桥巩镇文武村的贫困户,其两个孙女的特困家庭补助

  爱心企业赞助,都是陈锦君积极奔走争取来的。“看到您送来锦旗,我比收到玫瑰花还要惊喜。”陈锦君说。

  陈锦君是来华管理区农业局干部,2015年10月挂任文武村第一书记以来,努力带领该村68户贫困户一步步走上脱贫致富路。

  “水泥马路宽阔平坦,小康住房拔地而起;娱乐项目丰富多彩,老有所养幼有所教。”这就是文武村当前的写照。通过近3年的努力,文武村达到脱贫摘帽“十一有一低”标准,贫困发生率降为2.2%。

  脱下“高跟鞋”真心驻村

  “用真心去扶贫”这是陈锦君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文武村共有725户2976人,原先有贫困户68户,贫困人口282人。当地曾流行这么一句话:“有女不嫁文武村。”

  陈锦君刚驻村时,不少村民质疑:“一个年纪轻轻的姑娘,能帮助村里脱贫吗?”面对质疑,陈锦君暗暗告诉自己:既然来扶贫就要吃得苦,穿得了高跟鞋也要穿得了跑鞋!

  那时,村里路灯坏了很久,群众都盼着这位新来的驻村书记解决这个难题。陈锦君开始筹款修路灯,经常奔走于各个部门,汇报

  填表

  申请……功夫不负有心人,陈锦君申请到了20万元的经费,完成了文武村的亮化工程。此外,她又申请到7万元,建成了屯西屯的篮球场

  戏

  台,还修建了两座水利桥。

  两年多来,她共为文武村争取各类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和物资合计215万元。

  撸起袖子发展富民产业

  文武村主要种植甘蔗,还种植一些水果

  蔬菜

  玉米

  花生等。村里没有特色产业,没有集体经济。

  陈锦君与村干部多次调研,选定种植柑橘

  三红蜜柚,发展养蚕

  肉鸡养殖。方向一定,雷厉风行的陈锦君带领村民撸起袖子加油干。

  她通过创新肉牛养殖方法以及小额贴息信贷平台,引导贫困户发展肉牛养殖。仅此项产业,贫困户每年可增收5000元以上。村民们看到养牛赚钱,也纷纷加入养牛行列。

  为发展产业脱贫,陈锦君还组织成立了文武村水果种植合作社

  蔬菜种植合作社

  养蚕合作社,吸纳带动约80%的贫困户发展种养,促进增收。

  如今,文武村形成种桑养蚕

  水果

  “双高”糖料蔗

  肉牛四大特色产业。全村共申办专业种养合作社5个,贫困户特色产业覆盖率达92.8%。

  两年来,陈锦君共帮助36户贫困户申请产业奖补资金35.96万元。

  成为贫困孩子的知心姐姐

  在村里,陈锦君还是孩子们的知心人,孩子们叫她“书记姐姐”。

  萧凯文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初二学生,10年前父亲出去打工至今未归,杳无音信,此后母亲改嫁。多年来,她和妹妹跟着叔叔和年过八

  旬的奶奶生活。由于奶奶生病住院,家庭经济担心,萧凯文无法上学,找到了陈锦君。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陈锦君立即帮助萧凯文申请资金,重圆上学梦。她还自掏腰包,为萧凯文添置生活用品。

  陈锦君经常走访文武村33名贫困儿童,为孩子们送去书包

  文具等

  学习及生活用品,解决他们的艰难。

  为了解决贫困户家庭孩子的学业问题,陈锦君四处奔走,帮忙联系爱心企业开展公益助学活动,让17名贫困学生获得资助,资助金额1.2万元。

  优秀共产党员事迹材料

  驻村第一书记

  “1只土鸡3公斤土鸭蛋5公斤香水柠檬2公斤百香果。”

  7月27日,在扶绥县山圩镇玉柏村委办公室,驻村第一书记刘晖一边翻看微信群信息,一边在本子上记录并重复核对。

  驻村以来的每个周末,是刘晖最忙碌的日子。她确认订单无误后,打电话通知农户备货,并走屯串户收集土货,然后打包,用自己的车拉回xx,再等大家来提货。

  “其实只是捎带,我想通过这个方式帮助群众把好东西推销出去,增加收入。”刘晖说出她做“微商”的初衷。

  今年3月,刘晖从xx市驻xx管理处到玉柏村任第一书记。驻村后,她发明当地很多农户发展特色种养,却愁于“卖不出”“不会卖”。如何帮助群众把土特产品卖出去,而且卖出好价钱,成为她一直思量的问题。

  有一次,有人在微信群里问她:“经常在农村呆,怎么不带点土货回来?”这一问,给了刘晖很大的启发。于是,她组建“山圩生态农产品第一书记联盟”微信群,把自己朋友圈里的“吃货”们全拉进来,农户一有好东西要卖,她就在群里公布信息,并负责后续的捎带。为了让村里的土货被更多人熟识,刘晖一直没少费心思。她“说服”一个羽毛球俱乐部在举办比赛时,给每位报名者送两枚土鸭蛋,获奖奖品也是土鸭蛋。“六一”儿童节,村里举办“爱的奉献——让爱的阳光普照贫困村的孩子”文艺演出,她邀请“朋友圈”里的40多名城里人到现场参加活动。晚会穿插的土特产品展示

  品尝环节更是让来者有得看

  有得尝,使玉柏村的土货名声大噪。每逢双休日或节假日,群里只要有“吃货”想到玉柏村“淘宝”,她都乐当向导。

  “单打独斗难成气候。此刻每次带回的东西都是从各家各户拼凑的,品质不一。有的东西有时候还断货,假如人家需要的量多,我们根本拿不出手。再说只在微信代售,渠道非常单一。”刘晖说。尽管她的座驾由轿车换成面包车,能拉回城的土货越来越多,但刘晖并未就此满足,而在不断努力改变现状。

  7月17日,电商企业xx小灵象科技有限公司受邀到山圩镇开展电商营销

  品牌策划帮扶工作商讨会,对全镇生态养鸡等产业的电商模式及前景进行可行性预测,并达成合作意向。目前,村里300多亩香水柠檬通过电商渠道源源不断外销。玉富合作社和渠透村生态鸭养殖基地两个点分批养殖蛋鸭3000羽

  土鸡3000羽。该合作社和基地可视化养殖和产品二维码识别工作正有计划推进。

  “以后基地每销售一份产品,将从中拿出一定份额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用于帮扶贫困户

  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同时我们购进1000羽蛋鸭免费发给有意向的贫困户散养。玉柏村农副产品已名声在外,有了质量保障,再搭上电商快车,群众增收指日可待。”刘晖信心满满地说。

  优秀共产党员事迹材料

  驻村第一书记

  ——一位深度贫困村第一书记的坚守

  “我们村的第一书记叫陆政,他是一位和气可亲的叔叔”“自从书记来了以后,我们村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了”“村里的路也修好了,从以前的泥土路变成此刻的水泥路,家家户户还安装了互联网”……

  今年4月,xx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弄纳小学6年级语文教师黄宏宁,给班上学生布置了一份作业:环绕身边熟悉的人物写一篇自由命题作文,学生王西萍写的是弄纳村驻村第一书记。“她的文字虽然稚嫩,但透着真情实感,因此我在课堂上把这篇作文当做优秀优秀范文朗读了一遍。”黄宏宁随后将这篇作文上传到一个扶贫工作群里,“陆书记”的扶贫事迹开始为更多人所知晓。

  王西萍作文中写到的陆政,2015年到弄纳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两年任期结束后,他又主动申请留任。

  记者日前在弄纳村见到了陆政。32岁的他个头不高,嗓门很大,皮肤晒得黝黑,走起路来虎虎生风。采访期间,陆政不时要接听电话,有村民询问事宜的,有上级部门安排工作的,其间还临时出去与人洽谈一个项目——他太忙了!正值暑假,6岁的儿子来看望陆政,可他

  顾不上,大部分时间里,孩子只能和村里的小朋友们待在一起。

  “弄纳村离县城130多公里,距乡政府所在地也有8公里,是全县最偏远的行政村之一。”说起村里的情况,陆政如数家珍。弄纳村属于深度贫困村,至今贫困发生率仍高达41.9%。“进村的路坑坑洼洼,车子都开不进来,有的村民住在破旧的木板房和泥瓦房里,家里一件像样的电器都没有。”陆政仍记得初来弄纳村的印象,那时全村贫困发生率超过70%。

  基础设施落后

  缺乏产业带动

  村民素养低,一个个问题像绳子紧紧束缚住了弄纳村的手脚,要打开局面,就要尽快找到突破点。从哪里着手呢?经过多次调研

  再三思量,陆政瞄准了水。

  弄纳村地处典型的喀斯特地区,老百姓长期面临“水困”。全村17个屯,惟独4个屯有饮用水源,全村2300多名村民大多靠“望天水”生活,有的地方甚至需要天天走几公里山路去挑水。水除了供人饮用,更是发展生产不可或缺的资源,“从种养到建房屋

  修路,样样离不开水。”在后援单位县水利局支持下,陆政带领村民们修建供水管网和地头水柜,经过3年多努力,目前全村用水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

  水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弄纳村发展的“命门”。在上级支持下,弄纳村的村容村貌逐步改善,硬化后的入村道路平坦宽阔,老旧的木板房已难觅踪迹。贫困户刘凡周刚建了一栋新房,家里还养起了牛羊,“以前用水担心,建房子用水都不够,此刻情况不同了,家里不仅通上自来水,还修了一座水柜。”

  产业也在稳步发展。陆政指导村民成立了养殖合作社,以“党支

  部+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动群众养鸡

  养牛

  养猪

  养鸽子。贫困户侯绍文和妻子均为残疾人,共养育了3个孩子,在合作社带动下,他们家养了5头猪6只羊,生活慢慢有了起色。

  由于工作出色,陆政被评为“优秀第一书记”“先进工作者”。小学生王西萍常在村里碰到陆政,“他总是很忙,有时在开会,有时带着大家干活,四面的人经常说起他做的好事!”在13岁的她看来,陆政的身上充满正能量。

  陆政却没有丝毫松懈。记者日前在弄纳村采访时,有外地老板前来洽谈养殖项目,“我期望引入更多企业,有了扎实的产业带动,村民们才干稳定脱贫。”陆政也深知教育对于脱贫的意义,眼下他还在为改善孩子们的教育条件而积极奔走。(完)

  优秀共产党员事迹材料

  驻村第一书记

  ——记全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先进个人伍勤忠

  在村民眼中,他不仅是第一书记,更是村民的贴心人,是村里最受欢迎的人。他就是天等县都康乡把孔村第一书记伍勤忠。

  2015年秋天,伍勤忠到把孔村担任第一书记。他用一个多月时间,摸清了村里的情况,决定引导村民发展富硒水稻种植。他主动联系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有关专家来实地调研,在村里实施“1000亩富硒水稻技术推广示范”项目,通过推广土壤有机质提升

  测土配方施肥

  化肥减量等技术,集成科学施肥

  绿色防控

  优良品种的方式生产富硒红米

  黑米和白米。同时,引进天等鲜谷农贸公司以高于市场价20%的价格对村里的富硒米进行订单收购,每亩比一般水稻增收1000元。3年多

  来,全村累计推广种植富硒水稻6000亩,产值600多万元,129户贫困户受益,并逐步辐射到周边几个村屯。

  “种植富硒米,每亩增收近200公斤,加上政府的产业奖补,一亩田总共增收2000多元。”贫困户黄建国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脸.。2018年,他通过种植富硒水稻成功脱贫。

  短平快养蚕项目也是伍勤忠重点打造的一个扶贫产业。村里共有15户群众种桑养蚕,户月均收入超800元,5户贫困户由此脱贫。除此之外,他还帮助把孔村发展了系列产业——建立100亩柑橘种植示范基地,每亩可增收5000元,35户贫困户受益;在洞古屯建成两个面积达520平方米的肉牛生态养殖小区,通过养殖能人带动10户贫困户养牛增收,每头牛年保底增收4000元;依托孔香富硒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推广村民种植的富硒花生

  富硒黑豆等附加值高的特色农产品,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每年村集体经济收入也达到了9.7万元。

  党组织的堡垒作用很要害。伍勤忠组织带领把孔村党总支部开展党员“亮身份·送服务”活动,在各村屯路口设立“党员服务队信息公示牌”,让群众有艰难就能立即找到党组织,让党员尽心竭力为群众办好事

  解难题。

  多牛屯贫困户覃冠球一直想养兔,但因不懂技术

  缺资金

  胆怯失败而迟迟没有行动。伍勤忠了解到他的艰难和需求,立即与党员干部一道想办法请来技术员,手把手教他技术。此刻覃冠球的兔子年出栏500多只,成了村里养兔能手,2017年成功脱贫。

  驻村以来,他带领村支部组织举办各种种养技能培训班20期,培

  训1240人次,培育初具规模的种养大户10户,为辐射带动周边贫困群众早日脱贫致富奠定了良好基础。

  伍勤忠待村民如亲人,结对帮扶黄光仁等4户贫困户都按期脱贫出列。他每年都给这4户的8位在校贫困生购买书籍和

  学习用品,并先后协助20名贫困学子申报雨露计划,协同19户办理小额信贷手续,动员32户进行移民易地搬迁,为8人办理慢性病卡。他还多次开车护送贫困户智障患者黄玉柳到乡派出所,协调解决其户口和身份证办理问题,使其能及时享受低保

  危旧房改造等扶贫政策。日常的点点滴滴,如春风化雨暖人心。

  “我们这样的穷村,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第一书记当记头功!”对伍勤忠,把孔村支书

  村主任农桂忠赞誉之情溢于言表。

  伍勤忠舍小家顾大家,儿子中考

  母亲病重住院

  叔叔去世都没办法抽出时间回去陪伴和料理。他不知疲乏地奔走于县直各部门

  单位之间,跑项目

  要政策

  争资金,引导动员成功人士反哺家乡助力脱贫。

  如今,把孔村从昔日一穷二白的小山村,变成了“功能全

  有保障

  可持续”的社会主义新农村,2018年被评为“xx市脱贫攻坚红旗村”。

  伍勤忠被评为2016-2017年度“全区优秀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获2016-2017年度“全区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贡献奖”,2018年被评为“全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先进个人”。

  优秀共产党员事迹材料

  驻村第一书记

  xxxx市灌阳县永富村第一书记苑守瑞,带领村民成立产销专业合

  作社,让红薯粉焕发新生命——

  靠传统作物走出致富新路(时代青春派)

  靠传统作物走出致富新路(时代青春派)

  7月初,一场夜雨过后,天微微亮,xxxx市灌阳县新街镇永富村村民周景杰就起床了,他要去自家的红薯种植基地看看,“红薯苗刚种下去,这么大的雨,可别出什么岔子。”

  站在地头,看着茁壮成长的红薯苗,周景杰眉飞色舞,“多亏苑书记,给我们找出了这条致富的好路子。”

  周景杰所说的苑书记,是村里的党支部第一书记苑守瑞。苑守瑞是xx理工大学旅游与风景园林学院学工组组长,2015年10月起担任新街镇扶贫工作队队长

  永富村驻村第一书记。

  先干了件“得罪人的事儿”

  灌阳县位于xx东北部,属山地丘陵地区,是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素有“八山一耕地,半水半村庄”之说,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县,也是xx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

  永富村地理位置僻静,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从xx市区出发,要2个多小时的车程才干来到村里。第一次进村时,苑守瑞有点蒙:住的地方就是村委的一间小办公室,里面除了一张床

  一张小桌,别无他物。吃也是大问题,按照要求,第一书记每月驻村时间不少于20天,但村委会没有食堂,苑守瑞便开始了长期吃方便面的生活。

  生活还没理清,工作的重担就已经落到肩上:2015年,xx在全区范围内开展贫困户精准识别行动,苑守瑞正好赶上。

  “这是个得罪人的事儿,精准识别有进有出,有的人不符合条件就得清理出去,取消贫困户待遇,就有人不愿意了。”苑守瑞说,那时自己刚来,村民跟自己不熟悉,他们既怕被取消待遇,也烦被问那么多问题。村支书王熙槐打趣说:“小苑书记那时在部分村民心里,可以算是最不受欢迎的人了!”

  但是,想着自己作为第一书记的任务和使命,想着家人

  学校领导对自己的期望和殷殷嘱托,苑守瑞咬咬牙坚持了下来,他坚持公平公正,挨家挨户走访核查。最终,按照上级的要求与部署,和工作队员成功完成了贫困户精准识别工作,对全村400余户

  近1500人进行了逐一入户调查评估打分,完成了统分

  核查

  评议

  公示

  系统录入等工作。

  一张响当当的致富新名片

  苑守瑞刚担任第一书记时,永富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是黑李种植,村里每家每户基本都种黑李。“有的年头收入还可以,但也是‘靠天吃饭’,售价方面也存在‘大小年’,比如2017年,由于第一季度天气偏冷且降雨频繁,每户黑李的产量减产了90%左右。”王熙槐说。

  既然种植养殖项目存在一定的风险,那么发展什么产业才干降低风险又能可持续地增加农民收入?边干边想,苑守瑞想到一条“以专业合作社为切入点,打造特色产业新名片”的路子。

  在灌阳,村民一直有种红薯

  加工红薯粉的传统,灌阳红薯粉也有一定名气,但是分散种植

  家庭手工作坊式加工

  零散销售的生产经营模式却没有给村民带来多少实质性的收益。

  “我的想法就是让传统农产品焕发新生命,变成村民脱贫的致富产业。”苑守瑞说。2017年,在学校提供的12万元启动资金支持下,苑守瑞带领永富村村民成立了永盈红薯粉产销专业合作社,这样既可以将红薯粉生产产业化,也能为村民自己加工的红薯粉集中找销路。

  想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刚开始很多村民都不看好合作社的前景,更别说拿出真金白银入股了,本来家里底子就薄,再亏本可怎么办?”苑守瑞说,为了发动村民,他和村里的干部开始一户户走访,讲解合作社的运营模式和规划前景,同时,对贫困户实行“入一分股,收两分红”的政策,只要入股就赠送一股红利钱。就这样,加入的人越来越多,全村近60%的贫困户入股合作社。

  新建厂房,添置机器设备,完善管理制度,与xx市知名餐饮企业签订销售合同……合作社在大家的期盼中一步步发展壮大。如今,永盈牌红薯粉已经成了永富村一张响当当的致富新名片。2017年,通过加入合作社发展红薯粉的相关产业,入股贫困户户均增收3000余元。“最开始加入还有点迟疑,但此刻觉得那时的决定太正确了。”合作社成员周景杰说。正是靠着合作社,周景杰去年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销路有了,为了确保红薯粉加工厂能有优质的红薯供应,苑守瑞又提议在永富村建成近200亩的优质红薯种植基地,并争取到了后盾单位7万元扶贫资金支持,不少贫困户都种了红薯,周景杰就是其中之一。

  “小苑书记是个能干事的人”

  除了发展红薯粉产业,苑守瑞还帮助农户通过土地流转的形式聚

  集了1000亩土地,成立了家庭农场,实现了规模化机械化种植,让农户的土地最大化利用起来。同时,他与村两委共同争取资金500多万元,完善村基础设施建设。看着苑守瑞将这些事一点点地推动起来,村民们纷纷点赞,“小苑书记是个能干事的!”

  “这些第一书记都是好样的!从2015年10月派出6位驻村第一书记到此刻,xx理工大学对口联系帮扶灌阳县6个贫困村已经两年有余。两年多来,这些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集体经济从无到有,特色产业发展壮大。”灌阳县县委书记陆桂弟说。

  根据统计,两年多的时间里,xx理工大学先后筹措600余万元资金用于灌阳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特色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截至2017年底,包括永富村在内,xx理工大学联系的6个贫困村中的5个村顺利实现整村脱贫,670余个家庭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家庭人均纯收入从2015年的2000余元增加到2017年的4200余元。

  “在帮助贫困村脱贫的同时,我们还锻炼了自己的青年干部。”xx理工大学党委书记李国忠说,此刻学校里很多老师都是毕业就留校,一直在象牙塔中生活,到基层磨练一番,到复杂环境中锻炼一下,对于青年干部的成长非常有意义。

  “我就是个很典型的例子,2010年从xx理工大学毕业后就留校工作,去基层之前都是在学校里面生活,人生经历相对单薄。这两年多的基层工作经验让我收获很多,对我来说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让我的人生更出色。”苑守瑞说。

  2018年4月,苑守瑞的第一书记任期结束,被授予全区“美丽xx”乡村建设(扶贫)优秀个人,载誉而归。前来接替他的李少华也是xx理工大学的老师,比他更年轻。“看着不断有新奇血液补充,我不仅为村民们快乐,也为年轻干部能得到这样的锻炼机会快乐,一切都充满期望。”苑守瑞说。

篇二:脱贫攻坚先进事迹材料村支书

  

  村党支部书记脱贫攻坚先进事迹材料

  村党支部书记脱贫攻坚先进事迹材料

  *****同志,现年43岁,中共党员,1998年9月参加工作。自2015年以来,连续4年参加了自治区农机局“访惠聚”驻巴楚县工作队工作,先后担任色力布亚镇阿克墩结米(13)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乡阿克托格拉克(16)村党支部书记。

  聚焦深度贫困村

  敢当排头兵

  *****(16)村为自治区重点扶持的深度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灌溉条件简陋、电力设施不配套,种养业品种单一、管理粗放,品质差、产量低,贫困人口多、底数不清、情况不明,农民群众就业、就学、就医等不同程度都比较困难。*****孜从村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千方百计为各族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题。一方面,白天入户搜集村集体和村民的困难诉求,晚上组织召集会议研究,集思广益提出一揽子解决问题的方案;另一方面,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积极落实琼库尔恰克乡党委安排的“五个一批”“六个精准”“七个一批”“一村一策”“一户一策”等政策措施。积极争取自治区农机局党组的大力支持,先后组织制定了《阿克托格拉克村“一村一策”脱贫工作方案》、《阿克托格拉克村“一户一策”脱贫帮扶工作方案》、《2017年阿克托格拉克村为民办理的十件实事好事》等,适时与332户贫困户签订了脱贫攻坚责任书和保证书。组织协调自治区农机局党组选派的8名经验丰富的“访惠聚”驻村工作助力队员,全面落实精准发力“促脱贫”一系列工作举措。充分发挥农机行业优势,把基础工作做实、重点工作做细、长效性工作做好。细化完善精准识别、精准施策工作措施,重新核实全村贫困户人员情况,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人,摸清家底,掌握贫困程度和致贫原因,确保了县、乡、村三级各项数据准确无误。精准确定联户名单,按照局党组的部署,组织落实77名自治区农机局机关干部每人一户,与阿克托格拉克村77户贫困户结对帮扶,彰显社会扶贫责任。想方设法为村民拓宽致富门路,开辟脱贫致富的新渠道,争取到了16村作为巴楚县艺美服装有限公司第二个卫星工厂的机会,现卫星工厂培养了38名熟练工,26名学徒工,月工资最高的1500元,员工人均工资800元左右,拥有64台缝纫机。

  创建农业合作社

  脱贫路上当先锋

  村党支部书记脱贫攻坚先进事迹材料

  2017年,组织16村的干部和种植能手28人,参观学习了昌吉、石河子、沙湾县等地农业合作社区域化种植的先进经验,村民们就有了“我们也想试一试”的想法,村党支部也多次组织会议研究。2018年,以“四议两公开”的方式,组织村里11户致富带头人和种植能手,由村党支部协助办理相关手续,农业合作社取得了营业执照并正式挂牌。村党支部协调将村里相对集中的40户422.3亩土地集中流转给农业合作社,其中贫困户17户151.6亩,其它群众23户270.7亩,农民群众以资金、土地、农机等方式入股农业合作社,由农业合作社理事会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品种、统一管理、统一采收。由于农业合作社资金不足,村党支部协调将村域内边远散的小地块、土包沙包多、撂荒地多和承包土地成本相对较低的地块作为试点,清理平整归并田间大埂、小路、土包沙包、杂树杂草等,增加了50亩耕地,再加上原来撂荒的90亩地,形成了560亩的种植区。聘请了汉族种棉大户作为技术顾问,种植机采棉,对合作社社员在种子、施肥、灌溉、机械化作业和病虫害防治等重要环节进行全方位培训和指导,实现节水40%左右,增产15%左右。想方设法筹集70余万元,为农业合作社购买了拖拉机、播种机、铺膜机、残膜回收机、打药机、无人植保机等现代装备,推行膜下滴灌技术,使贫困农民就地就业领到了工资,不仅流转土地取得了资产收益,而且仍然享受棉花产量补贴和增产收益。

  2018年农业合作社集中种植的560亩棉花,单产达到400公斤以上,同比增产200多公斤,亩均收入达到2800元,同比增收入1400元,农业合作社股东每亩纯收入达到500元,11户股东纯收入达到28万元,目前已兑现土地流转费21.15万、棉花补贴25.28万元、拾棉花劳务费30万元,合作社偿还信用社贷款30万。乡亲们看到了依靠科技致富的生动示范,纷纷申请加入合作社并流转土地,村党支部科学引导、因人施策,重点集中棉花种植能手、西甜瓜种植能手、小麦种植能手、蔬菜种植能手、林果管护能手等,实行能人带动行动,分片包干、负责作业,将社员收益和产出效益相挂勾,不断激发社员提质增效上下功夫。目前,全村村民自愿申请将土地流转给合作社453户6212亩,其中贫困户177户2261.9亩,占全村贫困户53%。为科学应对农业灾害和市场风险,邀请保险公司实地了解农业合作社运转情况,对合作社种植农作物进行评估,确定农业合作社种植品种和农机设备参

  村党支部书记脱贫攻坚先进事迹材料

  加保险,主动防范风险。村党支部在农业合作社成立党小组,强化党对农业合作社的领导,由村党支部、村委会进行监管,遵守《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由理事会指定专人对农业合作社各类资金进行监管,大笔资金支出必须经过股东大会同意后方可执行,严密防范农业合作社风险,切实维护农民的利益。*****孜同志,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位共产党人的铮铮誓言,在“5+2”“白加黑”的脱贫攻坚实践中彰显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为民情怀。

篇三:脱贫攻坚先进事迹材料村支书

  

  脱贫攻坚优秀党员先进事迹材料

  “白玉柱是我们村党员脱贫致富的一面旗帜。”这是巴马瑶族自治县百林乡阳春村干部群众对致富能手白玉柱的评价。

  2010年,外出打工的白玉柱返乡创业。2013年,阳春村党支部动员党员群众种植默科特柑橘,很多党员都打“退堂鼓”。要害时刻,白玉柱挺身而出,带头种植了4亩。如今,他的果园面积已发展到14亩,年收入10多万元。

  致富不忘众乡亲。白玉柱经常免费指导其他群众管护果树,还将贫困户的果场承包下来,确保贫困户有收入。

  2017年11月,白玉柱与他人合作注册成立了巴马香果满园种养专业合作社,采取“农户+合作社+市场”的方式带动农户发展水果,为农户提供管护技术支持和销售渠道,带动他们共同致富。目前,合作社种植有沃柑30亩

  默科特柑橘20亩,发展社员5人,带动贫困户15户,预计今年收入达到60万元以上。

  优秀共产党员事迹材料

  决战脱贫攻坚的驻村第一书记

  村民脱了贫还要留下来

  ——记上思县有生村第一书记彭宇

  上思县在妙镇有生村曾是自治区级贫困村,2017年如期脱贫摘帽。摘掉了贫穷帽子的村民快乐地说,这一切多亏了驻村第一书记彭宇,是他专心焐热了贫瘠的土地。

  而最近,最让村民“郁闷”的是,彭宇任期将满,按规定就要回原单位工作了。于是,大家轮番去挽留他,甚至有近百名村“两委”干部

  党员

  原贫困户等集体联名,向县委

  县扶贫攻坚办等单位写信要

  求留人。

  主动请缨驻穷村

  两年多前,46岁的彭宇主动请缨,从自治区气象局来到有生村担任基层党组织第一书记。

  有生村位于上思县西南部,距离县城30多公里。2015年底,仍有36户174人处在贫困线下,贫困发生率高达10.97%,贫困户人均年收入为2700元左右。而且,那时村党员干部在群众中威信与威望不高,带领群众脱贫意愿不高。群众安于现状,存在“等靠要”思想。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脏乱差。村党员群众热切期望能有一位带头人来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这个区里下来的胖干部能干啥,会不会是来‘镀金’就走呢?”“一个外来的书记,真的会甘心待在村里帮忙吗?”初到村里,不少村干和群众心里直嘀咕。

  村民不熟悉

  不信任,让彭宇一开始没少碰钉子。村里开会,村干会上光点头,会后不执行;给群众做工作,当天好不简单讲好,隔夜就变了卦……

  起初,彭宇也感到有一些委屈,但转念一想:“还是自己为群众想的不够,没有真正得到他们的理解。”于是,他放下委屈把心一沉,深入田间地头,与群众促膝谈心,与村干交朋友,访遍了全村305户人家,具体了解村情民意

  发展诉求,撰写100多篇驻村日记,提交2篇调研报告,参与处理好群众纠纷51起。

  “看得出,他很不一样,是真正来帮助我们的。”渐渐地,村民们

  开始对这个外来的胖书记另眼相待。

  烧起脱贫“一把火”

  如何烧起脱贫“第一把火”?彭宇和村干部商议后,组织村民到xx南亚所等科研单位观摩,还请来自治区科技特派员到田间地头上课,积极向后盾单位

  县政府

  气象

  水利等部门争取项目资金近1200万元,发动帮扶单位

  职工给贫困户捐来20多万元慰问金和物品……

  小山村开始变样了,村民惊喜地发明,两层高的新综合服务楼美丽宽敞,还新增了一栋人工增雨标准化气象楼,文化休闲长廊

  卫生室

  文化书屋一应俱全,网络宽带覆盖全村的每个角落,安装上了太阳能路灯的屯屯通水泥硬化路在夜幕下宛如一条条美丽的彩带。

  那时,有生村群众经济收入仅靠种植甘蔗,产业单一,收入水平低,村集体经济为“空壳村”。经过多方调研,彭宇谋划在村里发展特色高端水果产业,并创新性地提出了按“贫困户出土地,公司负责提供资金

  技术和销售,农户负责管理,收成四六分成”的模式进行产业开发。同时建立“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养殖合作模式,建设养鸡场饲养肉鸡,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

  经过动员,村里尝试种植了55亩台湾莲雾,并套种了1万多株台湾凤梨。种下去头一年,凤梨就实现了产销两旺,参与种植的贫困户增收了五六千元。第二年乘势而上,共建成种植

  养殖专业合作社6个,百香果

  牛大力

  肉牛

  肉鸡等产业也小有规模,经济多元发展势态良好,去年村集体经济收入3.2万元,实现了零的突破。

  群众心里有本账

  有生村变了,村美人富。如今,参观

  学习的人络绎不绝,村里变得“热气腾腾”。彭宇却章法不乱,在做活其他产业文章的同时,没有丢掉甘蔗生产这一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他紧紧抓住国家“三区”人才

  贫困村科技特派员陆辉德派驻有生村的有利时机,建设千亩甘蔗“双高”基地,使有生村甘蔗种植持续三年获增产增收。多头并进,到2017年底,有生村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达到3800元。

  其实,为群众做的事,群众心里都有一本账。村民施启明以前天天起早贪黑地里刨食,还要照顾去世二哥留下的两个孩子和患病的妻子,生活的苦压得这个40多岁的汉子背地里没少抹眼泪。此刻,他自养了50多头生猪,还和人合种了15亩台湾凤梨,已于2017年顺利脱贫。“这一切都要感谢彭书记,是他帮扶猪苗,为我找专家,找合种人,让我学技术,全家的日子最终有了奔头。”施启明说。

  每月驻村工作20天以上,忙于扶贫不顾小家……彭宇两年多的真情付出,群众看在眼里,并报之爱戴与信任。

  有生村群众的挽留让彭宇心生感慨,“我总觉得自己只是做了一点点应该做的事情,他们却给我那么多的肯定和激励,既让我感到脸上有光,又让我不安。”单位领导征求他对去留的意见时,他说:“没事,大家需要我,我没有怨言,愿意留下继续好好干。”

  如今,彭宇仍然在村里日夜忙碌,依然信心满满。眼下,他又有新的打算:有生村远离闹市,美丽幽静。要结合已有的农业基础,发展旅游,走农旅融合的路子,让更多的老百姓受益。

  优秀共产党员事迹材料

  决战脱贫攻坚的驻村第一书记

  村民不脱贫就不回邕

  ——记天等县都康乡把孔村第一书记伍勤忠

  “这就是第一书记?除了肤色黑点,也没有什么与众不同嘛。”“来这里还不是为了镀金回去好发展,能帮咱摘掉头上的贫困帽?”

  伍勤忠刚到天等县都康乡把孔村驻村的第一天,村民投来的是调侃甚至怀疑的眼神。

  两年后,村民的目光变成了信任与肯定:“村里经济发展了,群众收入增加了,水泥路也修到了家门口,村容村貌变了样,咱们伍书记的确不一般。”

  两年多来,把孔村贫困人口由186户778人减至108户419人,贫困发生率从22.9%降至12.3%。

  因为工作成绩突出,伍勤忠先后被评为“2016-2017年度全区优秀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2017年全区脱贫攻坚先进个人”“xx市2017年度脱贫攻坚工作标兵”。

  走村串户摸实情

  村犬摇尾迎亲来

  把孔村位于都康乡北部,属典型大石山区村,748户3368人,惟独耕地3499亩。由于没有村集体收入,外出打工人员逐年增多。随着青壮年劳动力的流失,村里的经济发展日益艰难。

  坑坑洼洼的土路,房前屋后随意搭设的棚子,随处可见的“三堆五垛”……这些让刚上任的伍勤忠意识到,要想带领全村人改变经济落后的局面,首先要从把孔村内部着手,才干让大家看到期望,才干把人心凝结起来。

  记者在伍勤忠的驻村日记看到,两年来他先后100余次行走于村屯之间,200余次走访群众家庭,80余次深入田间地头,记录着每名贫困户的基本情况,以及群众在生产

  生活等方面的状况和需求。

  通过认真调查和实地走访,伍勤忠具体掌握了全村基本情况,撰写了[把孔村“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和[把孔村农业产业发展规划],为把孔村脱贫攻坚工作把脉开方,精准滴灌。

  “伍书记热情质朴,看到谁都点头微笑。由于经常下村,村里的狗遇到伍书记都直摇晃尾巴,都把他当主人了。”把孔村党支书农桂忠说。

  产业发展助脱贫富硒带富一方人

  长期以来,把孔村民一直秉承“养鸡买油盐,养牛来耕田”的生产生活方式。全村因病

  缺技术

  缺资金和缺劳力致贫的群众占80%以上。

  如何让老百姓富起来?他积极联系自治区农业厅专家实地调研和抽样检测,发明把孔村土壤

  农产品天然硒含量均达到有关标准,非常适合发展富硒农业。

  为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伍勤忠从农业厅申请到70万元在把孔村实施“1000亩富硒稻技术推广示范”项目,项目区种植优质富硒红米

  黑米和香米。他与其他驻村工作队员一道深入全村12个屯培训群众800余人次,发放资料1000多份。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农业厅全程技术指导,奖补化肥,引进xx通达米业公司订单收购。

  经测产验收,富硒稻亩产超500公斤,亩年均增收超2000元,全村一年两造可增收200多万元,全村贫困户均受益,并逐步辐射到周边几个村屯,为贫困户脱贫致富奠定了坚实基础。

  增加农民收入要多管齐下。伍勤忠依托孔香富硒农产品合作社推广种植富硒花生

  富硒黑豆等附加值高的特色农产品;发动15户群众种桑养蚕,户月均收入超1000元,5户实现脱贫致富。

  “前几年没有一技之长,只能守着家里的几亩地过日子,家里比较贫困。”龙布屯贫困户农培安在“把孔村脱贫故事会”上给全村群众现身说法:“伍书记来到我家动员种桑养蚕,并落实各种奖补政策和提供技术指导。2017年我养了10批蚕,共收入8000多元,再加上饲养肉猪,年底一举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家里也盖起了三层砖混新房,日子过得舒心多了。”

  撸起袖子加油干不摘穷帽誓不还

  两年半的任期,对于伍勤忠的家人来说是漫长的,但对于把孔村整体脱贫而言,时间却太短了。

  驻村期间,伍勤忠经历了儿子中考,母亲病重住院,叔叔过世等大事,但都没有时间回去陪伴和料理,在他心中,把孔村脱贫攻坚工作与亲人同等重要。

  为了不让一个贫困户在小康路上掉队,他舍小家顾大家。两年来,伍勤忠不知疲乏地奔走于县直各部门

  单位之间,跑项目

  要政策

  争资金,引导动员成功人士反哺家乡助力脱贫。共争取资金1200多万元,完成22公里村屯道路5个篮球场3个戏台及3个文化室建设。201年初,他又争取到1800万元开工建设人饮和水利渠道工程;50万元实施富硒稻米提档升质工程,建成洞古屯50亩优质红米示范基地;筹措30万元引进xx富凤集团开展肉鸡养殖;落实105万元用于弄龙屯等7个屯屯内道路硬化和戏台建设。

  2017年12月,把孔村顺利通过自治区扶贫成效考核“四合一”核验,2018年1月又顺利通过国家扶贫交叉考核检查,当地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今年3月,伍勤忠履职期满,可以回原单位工作了。但为了把孔村能够如期脱贫出列,伍勤忠自愿申请续任并得到组织批准。“带领大伙脱贫致富奔小康,既是我的责任,更是我的心愿。父老乡亲的信任和厚爱,是对我极大的奖赏。我将继续撸起袖子加油干,贫困户不脱贫就不回xx!”伍勤忠充满深情地说。

  优秀共产党员事迹材料

  决战脱贫攻坚的驻村第一书记

  村民不脱贫就不退休

  ——记容县旺维村第一书记罗传桂

  罗传桂驻村担任第一书记不久就到了退休年龄,本可以回家里孝敬老人

  照看孙子,过舒适的生活,可他偏偏要“自找苦吃”,接受单位返聘,继续留在旺维村,发誓旺维村一日不脱贫就不走人。

  这两年,他一直坚守在村里发展特色产业,解决群众饮水难题,帮助村民建新房子……2017年旺维村人均收入达5100元,比2015年增加1973元,全村实现整体脱贫。

  1甘为家乡出把力

  2016年3月,中国银行xx分行要委派一名党员干部到容县灵山

  镇旺维村挂任党组织第一书记。

  “脱贫攻坚是硬任务,必须委派一位讲党性,对农民充满感情,有责任心,有担当的党员干部去。”分行党委书记兼行长庞新方想到了有30多年党龄和近40年工龄的干部罗传桂。

  “我身体好,还是容县人,有农村工作经验,对农民有感情,很多部门都熟悉,帮助贫困村有优势。即使过几个月我到退休年龄了,单位仍然可以返聘,让我坚持到贫困村摘帽为止。”在行领导征求意见时,罗传桂的态度坚定。几天后,他便背着行囊,赶到旺维村。

  旺维村共685户2809人,其中贫困人口91户352人。多年以来靠的是传统产业收入。2015年全村人均收入3127元,是“十三五”期间的四类贫困村。

  到村后,罗传桂迅速进入工作状态,走村访民,并多次与村党支部

  村委会钻研,最终确定方向:通过扶持发展特色产业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2不甩穷帽不罢休

  罗传桂了解到,近年来,旺维村的经济能人封远林租赁山地1000多亩种植清香蜜橘,是带动村民脱贫致富的高效绿色项目。而封远林也有扩大果场规模,带动更多村民脱贫致富的想法,只是苦于缺乏资金。

  罗传桂马不停蹄地到县农业局

  扶贫办

  水利局

  旅游局等部门沟通,上自治区财政厅

  农业厅

  林业厅等单位争取扶贫项目资金。他的苦心赢得了上级部门的高度赞赏和支持,年底,申报的一批项目陆续

  获得批复,350多万元帮扶资金也很快落实了。

  清香蜜橘产业示范区获认定为xx县级特色农业示范区,升级为国家“一村一品”示范区后,获中央财政拨款100万元的奖励。旺维村以封远林清香蜜橘果场为核心,发动群众以土地资源入股参股,组建荣源种植合作社,扩大种植产业。

  通过产业扶持,如今,封远林清香蜜橘果场从1000多亩扩大至3000亩以上。同时,示范区还为129户贫困户免费提供果苗2万株,安排周边群众300多人进果场务工,其中贫困户43人,每年为贫困户增加劳务收入100多万元。

  当年8月,罗传桂到了退休年龄。单位领导再次征求他的意见:“你的工作做得非常好,单位和市委组织部很满足,想返聘你继续干一段时间,让旺维村全面脱贫后再退下来。”

  “请党组织放心,我一定让旺维村甩掉贫困帽子。”他毫不迟疑地应承下来。

  3把事办到百姓心坎里

  旺维村村委会主任周剑怀说:“罗书记驻村以来,就住在村委会里,天天不是为村脱贫攻坚跑项目找资金,就是在村里同村干部现场钻研,解决群众发展产业遇到的艰难。”

  旺维村人饮工程的水管破裂了两年得不到维修,水管跑漏渗,村里2000多群众饮水成问题。罗传桂找自治区水利厅领导反映情况,很快协调县水利局为全村更换了水管。“拧开水龙头自来水哗哗流出来的时候,别提多快乐了,罗书记真是做了件大好事。”

  贫困户周建怀家共有5人,过去因无经济收入而致贫,房子破旧不堪。2016年春,罗传桂找来帮扶单位,扶持他种上百香果7亩,养了3头母猪,300羽中鸡,两年的现金收入超过6万元,加上国家危房改造补助和两个子女务工的收入,此刻建起了一栋两层新楼房。

  过去,旺维村有相当部分村道没有硬化,一下雨就泥泞难走,严重影响了农副产品的外销。罗传桂与县住建局

  扶贫办和旅游局领导沟通,为旺维村争取到项目资金共99万元,全部投入村道硬化等项目建设,村基础设施面貌大为改观。

  村委会原办公场所紧靠旺维小学,多年来因房屋置换问题没解决,既影响村委会办公,又无法解决教师住房问题。罗传桂邀请镇政府

  县教育局领导现场办公,当即获得20万元支持。他还争取县扶贫办拨款

  帮扶单位和一些爱心人士出资16万多元给村委会装修办公楼

  建造文化长廊和铺面,安置了20多名村民及贫困户就近就业,还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

  “自找苦吃”的罗传桂笑了,当初的承诺如今实现了,旺维村最近通过了自治区的复核验收,全面脱贫摘帽。

  优秀共产党员事迹材料

  决战脱贫攻坚的驻村第一书记

  xx第一书记选派管理全面升级

  派什么人去,才干更大程度激发干事创业激情?第一书记轮换季,决策层需考量,授命的第一书记也关怀。xx市委针对前一轮人员选派

  保障激励

  管理考核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村级党组织第一书记队伍建设的意见]和[村级党组织第一书记选派办法][贫

  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保障激励办法][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考核办法]等“一个意见三个办法”,推动第一书记选派管理工作全面升级。

  “决战贫困进入决胜阶段,第一书记将承担更大的重任,发挥的作用也将更加突出。”xx市相关领导表示,“一个意见三个办法”的落实,给第一书记一颗“定心丸”,也进一步解决了贫困县贫困村与非贫困村发展不平衡问题。

  覆盖更广,做到一村不漏。针对贫困县贫困村与非贫困村发展不平衡问题,该市在向899个贫困村选派第一书记的基础上,首次同步向955个非贫困村选派,实现全市1854个行政村“一村一名第一书记”目标。同时规定,贫困村第一书记由县级以上单位选派,非贫困村第一书记由市

  县

  乡三级联动选派,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

  质量更高,实现选优配强。xx市委组织部负责同志介绍,本次选派的第一书记,优先从县级以上单位领导班子成员

  后备干部以及中长期培养对象

  选调生

  业务骨干中选派,非贫困村的第一书记则优先从乡镇领导班子成员

  优秀年轻干部负责人中选派或从市县选派到村任职的“美丽xx”乡村建设(扶贫)优秀工作队员转任。据统计,市县两级新一轮选派的690名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中,大专以上学历674人,占总数98.02%,比上轮增加201人;科级以上干部263人,占总数41.67%,比上一轮增加127人;平均年龄37岁,比上一轮减小2岁。

  激励更强,确保精锐出战。为确保选派的第一书记“有盼头”“有劲头”,该市树立向基层一线倾斜的导向,从选拔任用

  经费支持

  关怀关爱方面出政策

  给保障。比如:明确在选拔任用干部或推举后备干部

  时,优先考虑具有第一书记工作经历的优秀干部;每年按各职务层级以总数20%左右比例,对符合干部任职条件的第一书记择优提拔任用等。同时,引入工作容错纠错机制和定期谈心谈话制度;第一书记的伙食

  交通补助从天天40元提高到80元,并增加第一书记绩效奖励系数。

  据了解,“一个意见三个办法”还明的确行第一书记实绩与派出单位年度绩效挂钩,根据第一书记的考核情况,赋予派出单位相应加减分,进一步压实后援单位责任。同时,明察暗访采取考核者和被考核者“双随机”的方式进行,确保考核的科学性

  客观性和真实性。

篇四:脱贫攻坚先进事迹材料村支书

  

  脱贫攻坚先进典型事迹材料

  XXXXX脱贫攻坚先进典型事迹材料

  按照县委扶贫工作安排,XXXXX帮扶对象是XXX乡XXX行政村,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关于精准扶贫工作的总体部署,切实做好扶贫帮困工作,XXXXX于2015年9月开始开展精准扶贫工作。

  一、高度重视,明确任务保进度

  精准扶贫联系工作一启动,医院就进行统筹安排,在讲清目标、理顺思路、提升认识的基础上,成立了由院长XXX同志任组长,党总支书记XXX任副组长的领导小组,选派了XXX作为XXX乡XXX村的第一书记。

  二、摸准实情,认清扶贫目标

  XXX乡XXXX村共531户,总人口2388人,总面积3100亩,耕地面积2360亩,五保户18人,主要民族结构为汉族,行政村辖2个自然村(X村、X村),10个村民组。村内有1所小学,1个养殖场,2个卫生室,1个饲料厂。我院驻XXX第一书记XX,贫困户帮扶人32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78户,现有未脱贫贫困户53户,171人:其中因病致贫42户,122人;因残疾致贫2户,8人;因学致贫7户,34人;因灾致贫1户,4人;因缺技术致贫1户,3人。其落后的生

  产方式,交通条件差,传统的种植结构,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都具有贫困村的共性特征,广大群众要求摆脱贫困的愿望迫切,村干部廉洁公正,工作兢兢业业,对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充满信心,具有良好的干部群众基础。截至目前,已脱贫19户,脱贫人口84人。剩余29户95人,预计到2018年脱贫。

  三、真抓实干,打好脱贫组合拳

  一)突出党的建设,坚持思想引领。

  1、积极联系村委会,美满办公室设施,巩固党组织举动阵地,为凝聚党员、服务群众提供有力保障。

  2、“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依托党建阵地强化宣传引导,2015年9月至今召开大小会议20余场次,现场培训6次,参会群众共300余人次。通过大力开展“不等不靠、艰苦奋斗”、“精准扶贫不是养懒人”等思想培训会,不断增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

  3、建档立卡,做到对象精准。根据中央《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乡村扶贫开辟工作的意见》的有关规定,按照省、市、县的要求,我院派出驻村工作队10余人历时2个月,落实“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议六定”工作法,进门走访XXX178户贫困户,完成XXX村2014年至今贫困户建档立卡档案。

  二)突出帮扶建设,确保帮扶到位。

  1、真诚扶贫帮扶推进脱贫攻坚。

  在实地调研走访后,通过多次与村支书、村率领班子沟通协商,反复研究如何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在各级率领的全力支持下,按照下级要求制定了帮扶单位《精准扶贫结亲结对帮扶举动实施方案》,组建了32名中层以上管理党员干部帮扶队伍,每月定期组织帮扶队伍到贫困群众家中开展帮扶、慰劳等举动。两年来,病院驻村工作组带着慰劳品到村开展扶贫节日慰劳举动5次,每次为贫困户送去米、面、油,折合现金共余元,匡助贫困户在生活上顺利度过暖心的节日。开展“大走访、送温暖”举动,为全村在家510户农户,每户送去大米一袋,折合现金元,并宣传精准扶贫政策,提升群众晓得率。为做好“三夏”“三秋”出产帮扶工作和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开展,院长XXX、书记XXX率领院班子及全体帮扶队员到XX乡XX村多次走访慰劳,共发放慰劳金3万余元,并对他们当前的出产生活情况进行了详细讯问。根据帮扶肯定三年不变,对象不脱贫、结亲不脱钩、帮扶不走人的原则,确保了“真扶贫”,做实精准扶贫帮扶工程。

  2、美满软硬件推进阵地建设。

  医院始终将村支部阵地建设纳入帮扶计划,始终把村基层组织建设作为建设扶贫的首要任务和第一责任,不断加强基层

  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我院出资改善XXX行政村村委办公条件,申请村室建设项目,建造新的存村室,添置电脑2台、打印机1台、办公桌6张、办公椅16把、档案柜9个、档案盒300个、宣传T恤茶杯84套、宣传展板8块等用品,共计元。为行政村村民活动提供了便利,为促进XXX村经济发展、脱贫致富作出积极贡献。

  三)突出因户施策,确保脱贫成效。

  1、结合行业特点,开展义诊活动。

  两年来,病院在XXXXXX行政村多次开展大型义诊举动,由院率领带队,组织专家团到XXX村开展义诊举动,每次举动义诊患者达到200余人,体检工程包孕彩超、心电图、血压,免费发放药品,宣传卫生保健、健康教育等知识,增强老百姓的卫生保健意识,提高大家的防病治病本领。每次义诊费用折合现金3万余元。

  2、为XXX村贫困户建立健康档案,掌握帮扶对象的身体状况。

  医院领导班子成员带领各自扶贫小队成员每月不定期不定时到贫困户家中进行健康检查,免费送药并有针对性的进行健

  康教育宣传,结合医保工作宣传,对那些因病致贫的村民提出医治建议。免费发放药品折合现金.43元。

  3、制定优惠政策,解决看病、就医难问题。

  凡属XXXXXX村的贫困户持XXX行政村有效证件来我院住院的病人,其所花药费除按新农合政策报销外,病人自付部分,由我院再按50%比例给予报销,以减轻其家庭因病治疗方面的支出,解决他们的实际情况。两年来,XXX乡后加行政村来院住院达30余人次,医院报销费用3万余元,极大的缓解了XXX村村民因病致贫的压力。

  4、因户施策,积极为贫困户想办法。

  针对XXX村因残致贫的贫困户家庭的实际情况,医院先后向XXX申请轮椅4部,改善了贫困户家庭行动不便,生活不能自理的困难;针对因病致贫贫困户,为他们治疗是一方面,从根本解决问题,为全村申请安全饮水项目,让每户群众都能避免饮水污染造成疾病的发生;针对贫困户收入过低的贫困户,为其申请光伏发电项目,使其每年都能得到产业分红,缓解生活生产的压力。

  5、提高贫困村医疗水平。

  医院根据XXX村2个卫生室的情况,派出业务精通,临床经验丰富,思想素质较高的业务骨干定期指导,免费接收

  XXX村卫生室医务人员来我院进修,提高医务人员的整体水平。

篇五:脱贫攻坚先进事迹材料村支书

  

  最新AA村脱贫攻坚先进事迹典型材料

  铺富路拔穷根精准脱贫谱新篇

  ——村脱贫攻坚先进事迹典型材料

  ××区××镇××村贫困户共36户164人。XX年10月份以来,领导高度重视,××镇××村大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通过不断努力,摸清贫困户底数,并通过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为贫困家庭开“药方”、引导贫困群众发展特色产业、驻村“第一书记”引路等帮扶措施,让贫困群众逐渐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

  一、领导高度重视,明确任务保进度

  ××区从XX年10月起,负责对口帮扶××区××镇××村的脱贫攻坚工作。一年多来,××区高度重视帮扶工作,精心组织,加大投入,通过实施规划帮扶、产业扶持、基础设施建设、民生改善等切实有效的举措,全力帮扶××村如期完成脱贫摘帽工作。

  二、摸准实情,认清扶贫目标

  ××村位于××区××镇西部,距××镇政府所在地13公里,距离市区20公里,靠近××乳业奶牛场,与××区农科所相邻。聚居着壮、汉2个民族,总人口2460人,其中,壮族人口占40%,总面积6.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800亩,辖××、××、××、××4个自然屯,截至目前,已脱贫15户56人,剩余21户90人预计在今年实现脱贫。

  ××村主要农户的生活、生产所在地属典型旱山村,农业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严重制约了该村的发展。

  三、真抓实干,打好脱贫组合拳

  (一)突出党的建设,坚持思想引领

  1、完善软硬件推动阵地建设。××村始终把村基层组织建设作为建设扶贫的首要任务和第一责任,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后盾单位××区积极联系村委会,完善办公室设施,投入1.35万元资金购置办公设备,用于改善××村“两委”的办公条件,巩固党组织活动阵地,为凝聚党员、服务群众提供有力保障。

  2、大力实施教育扶持。“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依托党建阵地强化宣传引导,XX年10月至今,巩组织××村召开大小会议40余场次,现场技术培训15次,参会群众500余人次。XX年6月份,第一书记争取来宾人民财产保险公司的赞助支持,给予××村小学合计6000元的教育帮扶资金。XX年来,××区给2户贫困户(孤儿)发放教育扶持经费6200元。××村第一书记××同志组织××爱心人士开展“爱心捐赠助力扶贫”活动,为已经建档立卡的3户贫困户送去爱心物质,并现场捐赠贫困户学生帮扶资金1000元。此外,第一书记××同志还积极帮助1名辍学女孩重返了校园,并发动机关干部职工、广东社会爱心人士捐款、捐物资助该学生读书。

  (二)突出帮扶建设,确保帮扶到位

  1、路灯亮起架起了暖心桥。为满足当地××希望使用路灯的迫切愿望,××区投资计划10余万元资金建设××屯和屯西屯的路灯共200盏。

  2、桑蚕基地园推进产业发展。为推进××村特色产业发展,拓展桑蚕基地园建设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工作思路,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积极引导下,××村积极推广特色农业产业。我村积极带领群众通过“走出去、带回来”的方式,积极探索桑蚕业,现已建成了××屯的××区××镇桑蚕示范基地,现桑园总面积已达800余亩。全年养蚕13批,饲养蚕种2400张,产茧96吨,产值384万元;平均亩桑产茧200公斤,平均亩桑产值8000元,是××镇整村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第一村,目前××村农民养蚕人均收入超万元。XX年,发动3户贫困户新增种植桂桑711共20亩,替换桂桑12号为桂桑711为共50亩,成立桑蚕合作社2个(××市××区鑫源种养专业合作社、××市××区韦达种养专业合作社),2018年以来,在村内共开展种桑养蚕农业培训班6次;2018年4月邀请河池民族农业学校老师进村现场指导1次。

  3、新建村级道路、水利桥推动脱贫致富。2018年,经过多方沟通规划,并在××区及镇领导等相关部门的大力帮扶下,新建农科所到××村级道路近3.5公里,新修通往下料村水利桥一座,为村民出行、蔬菜运输等解决了实际困难,为××全体村民铺设了一条脱贫之路。

  4、真诚扶贫帮扶推动脱贫攻坚。××区管委领导与××镇党委、镇政府领导在实地调研走访后,多次沟通协商,反复研究如何推进精准扶贫工作,按照上级要求制定了帮扶单位《精准扶贫帮扶活动实施方案》,组建党员干部帮扶队伍,每月定期组织帮扶队伍到贫困群众家中开展帮扶、慰问等活动。今年4月份,××区党工委书记××自掏腰包为帮扶对象××送上100羽鸡苗,现在已经全部出售,为贫困户增收了一笔收入;××区管委覃家波主任动员贫困户进行危房改造,自掏腰包给帮扶对象建新房。驻村工作组根据帮扶一定三年不变,对象不脱贫、结亲不脱钩、帮扶不走人的原则,确保了“真扶贫”,做实精准扶贫帮扶工程。贫困户莫仁星几次悄悄的转身擦眼泪,对帮扶人陈锦君说:我虽然眼睛看不见了,但是我的心里记着你一辈子!5、进村入户访农友全力帮扶助生产。2月20日,××区党工委书记××到××镇××村走访有关贫困户。“感谢黄书记对我的帮助,这批桔子今年挂果了,相信一定能卖得好价钱。”贫困户××紧紧握着××的手激动地说。今年64岁的××,儿子患有精神病,家里生活比较困难。在××区的帮扶下,他种了30亩南丰蜜桔,今年可挂果,预计收入3万多元。区30多名干部深入××村开展“三万三进”春季集中行动,访农友、问农事,直接服务群众,助推脱贫攻坚和“美丽乡村”建设。在××村××屯“双高”糖料蔗基地,××区及镇干部职工到田间地头帮农户莫盛欢一起种甘蔗,忙得热火朝天。据了解,××家原本有几片零星的甘蔗地,自从实行“小块变大块”的土地政策后,他零星的甘蔗地变成了连片的土地,在政府的帮助下进行机械化平整,既节省了劳动力,又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6、狠抓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XX年,针对××村提出急需解决的问题,××区拨付7万元修建屯西村的篮球场、戏台各一个。XX年3月,××区在××村道两旁种植6棵美丽木棉树为××村增添新绿、美化家,下一步,××屯的篮球场戏台建设、××村的350米的巷道建设、××村的600米三面光水利建设、××屯的1000米三面光水利建设将列入XX××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作计划中。

  (三)突出因户施策,确保脱贫成效

  XX年至今,××村已发展4户贫困户种植南丰蜜桔、三红蜜柚、瓜豆;发展4户扩大肉牛养殖规模;发展36户养殖肉鸡;发展4户种桑养蚕,发展16户种植“双高”甘蔗,并这五个项目将作为贫困户长期发展的产业项目。

  1、大力发展三红蜜柚、南丰蜜桔水果种植产业。XX年以来,有4户贫困户种植南丰蜜桔、三红蜜柚、瓜豆规模总和已达60亩。整村种植三红蜜柚共计300亩,南丰蜜桔600亩,XX年,贫困户将会有约8亩的果树有收成。XX年7月份,后盾单位××已给4户种植水果的贫困户每户发放帮扶资金2500元,帮助贫困户搭建瓜棚、购买肥料等。XX年6月份,这4户贫困户均已按照菜单式产业扶贫获得水果5000元以奖代补专项资金。

  2、大力发展肉鸡养殖产业。XX年7月份,××拨付扶贫经费2.3万元,对缺少劳动力或因病致贫的30户贫困户家庭免费发放约1.6斤的鸡苗,共发放1800羽(平均每户50只以上)。其中,贫困户萧修安、张祖凡、李永和、莫仁星的养殖肉鸡数量超过200只。

  3、带动引导4户贫困户发展扩大肉牛养殖产业。XX年8月份,通过小额贴息信贷的平台,带动引导4户贫困户扩大发展肉牛养殖。XX年10月份,××区给予3户较大规模肉牛养殖贫困户每户奖励1000元。同时,争取到以奖代补政策给予发放每头牛1500元的奖励。

  4、“双高”甘蔗种植基地全村铺开。目前,××村共建成“双高”甘蔗种植基地合计1600亩,覆盖贫困户16户。XX年××村将计划完成3000亩的“双高”甘蔗种植基地。为发展扩大“双高”甘蔗种植基地,XX年5月,××区专门购置了一批化肥,合计3万元人民币,免费发给全村36户贫困户,希望能够帮助困难贫困户开展“双高”蔗糖种植、三红蜜柚种植农业生产,争取早日实现脱贫致富。

  ××社区扶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典型材料

  ××镇××社区位于××县城东北部,是××镇镇政府所在地。距县城31公里,离楚雄86公里,彩鄂公路修通后距离昆明90公里,沙甸河由西南向东北流穿全境,后注入绿汁江;平均海拔1510米,年平均气温18℃,年降水量850毫米,具有光热资源丰富,干湿季节明显,雨热同季等气候特点,适宜种植水稻、早青蚕豆、热带农作物等。全村有国土面积51.3平方公里,有耕地4037亩,人均耕地1亩;有林地72595亩;辖29个村民小组,有农户1139户,有乡村人口4405人;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45户926人,其中:XX年脱贫23户83人;XX年脱贫49户208人;XX年脱贫125户489人;XX年脱贫38户116人,返贫户1户4人,计划在2018年脱贫10户30人。XX年末,××社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770.00元。

  近年来,该村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着力点,坚持把脱贫攻坚、绿色产业发展,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一起谋化实施,依托独特的气候、地理,生态环境、交通等优势,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以发展壮大优质稻、冬早蔬菜、谷花鱼、蚕桑、云岭黑山羊、本地黄牛、本地鸡等7大传统种养殖业,探索培育青花椒、美人椒、玫瑰花种植3个特色产业,念好“两椒一花”高原特色绿色生态经,一年四季有产业,月月有收入、年年能增收,逐步形成了“一强三促”:即:党建带脱贫强保障、产业带脱贫促致富、电商带脱贫促增收、危改带脱贫促安居,为××社区贫困群众走上新路、住上好房、鼓起钱袋、过上好日子,早日脱贫摘帽,走上共同富裕,实现全面小康奠定坚实基础。

  ——强化制度建设,严格责任考核。为了全面深入推进脱贫攻坚,××社区党政领导不断深化对脱贫攻坚的认识,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社区三职人员通过研究分析,要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必须建立健全制度体系,强化制度保障,严格目标责任考核。先后制定出台了《××社区脱贫攻坚工作方案》、《××社区脱贫攻坚工作年度考核办法》、《××社区脱贫攻坚督查巡查工作方案》等多项制度,通过层层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立下军令状;建立年度脱贫攻坚报告和督察制度,加强督察问责等,既提升了行政效率,又降低了管理成本。

  ——找准扶贫着力点,寻求致富新办法。脱贫攻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性、长效性工作,需要常抓不懈,其涉及面广,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在工作中必须要找准扶贫着力点、发展亮点、寻求致富新办法、新模式。一是精准投入,财政经费补短板。贫困的原因多种多样,扶贫的方式、方法不拘一格,但核心和重点是资金的投入和保障问题,只有政府下决心、下狠心、下力气、下资金才能真正解决脱贫问题。XX年,××社区想方设法,通过各种渠道向上争取、向下畴集危房改造及产业发展资金366.6万元,为脱贫攻坚提供了经费保障。二是住有所居,免费建新房。到目前为止,××社区已完成危房改造1个自然村(黑普村)23户;完成美丽乡村建设2个自然村(黑普村、凹则力);实现易地、分散搬迁17户;省人大人居环境提升改造39户,共投入61.6万元;拆除重建贫困户8户。2018年,计划完成重点危房改造20户,非四类重点危房改造7户,预计投入资金55.7万元,为贫困户住上好房打基础。三是病有所医,看病零支付。让贫困户最能感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就是看病就医,解决健康问题。XX年至XX年底,××社区实现贫困户家庭养老保险、理医疗保险全面覆盖,按照政策享受门诊、住院减免,在县域政策范围内住院可以实现零支付,基本医疗有所保障。四是学有所教,齐心协力抓教育。“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社区在教育扶贫上不断创新思路,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新模式,在积极做好教育扶贫政策宣传工作,使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在校学生享受教育扶贫政策资助全覆盖的基础上,做好与上海合作的“中职招生协作兜底行动”招生宣传工作,积极争取名额,彻底破除“因学致贫”的难题。五是因户施策,培育致富新产业。依托独特的气候、地理,生态环境、交通等优势,积极引进××县农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同时,建立种植合作社1个,通过“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以入股分红的方式,大力发展青花椒种植980亩,涉及农户425户,入股青花椒80万元,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10户;美人椒种植130亩,涉及农户58户,入股美人椒25万元整(户均5000元),其中:XX年分红5000.00元/户。同时,根据贫困户需求和养殖情况,扶持种(母)猪96头;扶持种(母)牛4头;扶持种(母)羊215头,为××社区扶贫攻坚,致富摘帽铺好新路子。六是调动力量,增强劳动力就业转移。充分发挥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作用,转变思想和观念,积极动员“走出去”就业、创业、开辟新天地,增加经济收入。XX年度,××社区共动员外出务工140户,245人,实现劳动就业创收360万元,人均15000元;农盛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提供劳动就业岗位10人/次,(人均工作时长半年左右)支付劳动工薪报酬15万元;开展劳动技能培训5次、320人。

  ——创新脱贫攻坚新思路,探索乡村振兴新模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村,既要自然环境美丽,也要人居环境生态宜居。××社区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为契机,结合人居环境提升行动,以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为核心,制定措施,形成制度,发动群众,建村为功,着力提升社区人居环境质量,让山更绿,水更清,村村寨寨更美丽。坚持脱贫攻坚与振兴乡村战略紧密结合,探索出一条“两会四有五员六好”的乡村振兴之路。“三会“,即每个村都建设了”村务党务财务监督会“、”邻里互助会、村民代表会;“四有”,即每个村民小组有1个特色产业体系、全村有1—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有1套有效的产业发展模式、有1个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五员”,即每个村配齐了党风政风民风监督员、乡村及农房建设监督员、农业产业发展技术员、环境卫生保洁监督员、思想文化宣传员。“六好”,即在改善人居环境上,明确将衣被叠好、农具放好、粮草堆好、畜禽管好、卫生搞好、房前屋后环境生态建好,并做好评比。通过“三会四有五员六好”新模式的推广和发展,奠定了乡村治理和发展的根基,整个村的风气焕然一新,为践行乡村振兴战略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

  11-

篇六:脱贫攻坚先进事迹材料村支书

  

  第一书记脱贫攻坚先进事迹材料

  他是一名普通的党员,一名脱贫攻坚下派干部,在他的心目中,始终心系着“群众”二字,在他的心中,永远牢记着党的宗旨,不忘初心,全心全意服务群众。在他和村两委的共同努力下,他所扶贫的贫困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村党建工作逐步加强,村容村貌得到了改观,村民生活福祉切实提升,他就是国税分局副局长、镇村第一书记。

  一、心系群众深驻基层

  2016年3月,对同志而言是一个难忘的日子,根据组织工作安排,他被组织上派驻到县镇村担任该村第一书记,县镇村距离县城68.5公里,有20个村民组共995户3403人,地形地貌属于典型的高山低洼河谷地带,地理环境差,基础设施落后,是全县最边远的省级一类贫困村。面对着恶劣的工作环境,他没有任何怨言,因为,在他的心目中他是一名党员,只要组织上需要,只要群众需要,任何地方,他都会坚决服从,毫无怨言。驻村后,他坚持深入到群众一线,积极开展了进户走访工作,用最短的时间掌握了该村的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分别对20个村民组的164户精准扶贫户、15户五保户、61名党员、36位留守老

  人、7户致富能手户进行走访,摸清了贫困户和低保户情况,重点了解致贫原因和群众需求。

  二、强抓党建惠及宣传

  作为镇村第一书记驻村以来,一直将抓党建,强堡垒,作为工作的重心,多措并举,狠抓党建工作,不断强化了村委这一基层堡垒作用。一方面,在他的带领下,结合村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了村党建工作制度建设,完善了相关工作规章;另一方面,根据上级党组织的统一部署的和安排,他积极带领村两委、村党员干部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主题活动,在学习的过程中,他引领着全村党员着重思考如何将党建作与脱贫工作有效结合,如何以党建促脱贫,并展开大思考、大讨论活动,精心收集群众的意见,与群众交心谈心,融入到群众一线,与此同时,他还和村两委、党员一起,在与群众的交流过程中,将党的各项惠民政策和规定进行普及,让群众逐渐了解和认识到各项惠民政策,为取得脱贫攻坚战役的胜利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三、不忘初心服务群众

  在的心目中,群众的利益无小事,群众的利益高于天,对于他来说,努力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是他的使命,也是他所带领村委班子的重要职责所在;从驻村第一天起,他就和村两委、党员一起深挖致贫根源,从抓基础入手,积极争取资金,修路接水,努力推动村经济社会发展。在他的带领下,依靠国税“娘家”人,用短短1个月的时间就争取到资金8万元、获得一事一议项目支撑,修建2公里长的水泥路;在他的带领下,争取到专项经费10万元,购买水管1万2千米、协调玉山水泥厂捐助水泥10吨,解决了4个村民组82户362人饮水困难的问题,让清水流进了百姓家中;在他的带领下,2017年初,获得199.1万元土地整治项目资金,为4个村民组维护整理土地80.5公顷,硬化3米宽的田间道路3.8公里,整治沟渠3.7公里,改善了4个村群众的出行和灌溉水源,为产业发展奠定基础,也为村集体经济积累了5万元。

  修路接水完成后,他开始着手思考如何帮助贫困群众找到脱贫致富的项目。在他的努力下,村积极根据特色肉兔养殖带动会员多、解

  决劳动力就业多、种兔存栏有量、有技术支撑的优势,积极申报“基层科普行动计划”项目,成功探索出公司+支部+农户+量化贫困户的模式,发展肉兔养殖大户6户带动75户小户,量化贫困户80户养殖肉兔共8900只,上市后,每户年均可增收3000余元,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增收2万元。此外,根据村夏天炎热,冬季平均温度高于全县2-3度,适合特色蔬菜种植的季节特征,他还自掏腰包购买蔬菜种子,引导和发展4户贫困户示范种植特色生态蔬菜,待蔬菜成熟后,利用微信联系客户,免费用自已的小车整车整车地把蔬菜运往县城销售,一季度下来,户均可增收3000元。通过这些引导方式,调动和激发了群众发展产业的活力,促进了贫困群众依靠产业实现脱贫致富。

  这就是同志,一名生活在新时期普通的共产党员,一名脱贫攻坚驻村“第一书记”,在他的身上彰显着新时期党员的风采,在他的身上有着满满的社会主义的正能量,他的事迹值得我们每位党员学习。

篇七:脱贫攻坚先进事迹材料村支书

  

  2020驻村第一书记扶贫先进事迹范文材料精选5篇

  作为驻村第一书记,在扎根农村的时候,做出了哪些成绩,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还有哪些新打算呢?以下是小编整理了关于2020驻村第一书记扶贫先进事迹范文材料精选5篇,希望你喜欢。

  驻村第一书记扶贫先进事迹范文材料篇一

  __是市林业局主任科员,他任__村驻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长半年多来,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入手,积极投身到驻村帮扶工作中,用心用情、扶人扶志、苦干担当,为推进整村集体产业增收努力奔波。

  __带领村“两委”干部,坚持学习和会议制度,以“两学一做”、“4?13”重要讲话大宣讲、“勇当先锋、做好表率”等活动为契机,引领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用足用好优惠政策,全力建设“整村推进”和“美丽乡村”的示范点,推进香水莲花项目落地,实现“土地租金+务工薪酬+分红+乡村旅游”四方面收入。推进红掌种植扶贫产业,收益全部用于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兜底分红保障、鼓励建档立卡户就业创业奖励。村委会购置28头黄牛交由农户代养,为日后壮大养牛产业打下基础。让干沟四村小组的村民开展蒌叶种植。组织部分不方便外出打工的村民,学习制作彩雕画增加收入。

  __村作为全市迎接省脱贫攻坚“大比武”观摩示范村,以崭新的面貌顺利通过省检查组的观摩。并获得了检查组一致好评。全村村民共同对各家各户、房前屋后的环境卫生进行了整治,让全村的面貌焕然一新。目前拆除危房10栋,计划为贫困户入户路进行硬化53条,已有17条正施工;厨厕整改59处,已完工55处。

  驻村第一书记扶贫先进事迹范文材料篇二

  扶贫职责扛在肩致富任务抓在手

  __是市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处副主任科员,今年5月份,他被委派到__区抱古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队长。他把扶贫扛在肩,致富抓在手,全面落实脱贫攻坚举措,得到了上级领导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__带着感情和责任去扶贫,走村入户,推动各项扶贫措施落实到村组和建档立卡贫困户。深入田间地头,与群众拉家常、话生产,了解村情民意,和村民同吃同住,将驻村帮扶当做自己工作的第一要务,以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为出发点,逐户制定帮扶计划。他跑遍了抱古村11个自然村,走访580多户,切实感受到贫困群众的“难”,找出了制约该村发展的“症结”。兰玉光是大隆水库移民,大儿子在5岁时患上了软骨病,欠下了一大笔债。在__的帮扶鼓励下,兰玉光大胆地试种了皇帝蕉,年收入突破8000多元。

  __立足村情,坚定了引进香水莲花种植和建设立番村共享农庄产业项目的决心。20__年8月,抱古村以“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组织了首批13户贫困户,成立了抱古村香水莲花专业合作社,首批种植睡莲200亩,探索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抱古“莲花世界”品牌。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实现就业,为脱贫致富铺平了道路。

  驻村第一书记扶贫先进事迹范文材料篇三

  踏破鞋底真扶贫扎实干事谋发展

  __是市总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副主任,今年5月份,他被委派到__区__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队长。到任以来,他严格落实驻村工作各项规章制度,用心为__村解难题、办实事,村民们称赞他“踏破鞋底真扶贫,扎实干事谋发展”。

  __村一直戴着软弱涣散党支部的“帽子”,__就任后,坚持把增强党员的党性修养作为首要任务,带头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把2名公道正派、想干事、群众信任的村干部吸纳为村委会成员,短短半年时间,整个__村党支部工作面貌焕然一新。

  此后,__便全身心投入到__村脱贫攻坚工作中,磨破鞋底,白天奔走__村各个角落,晚上挨家挨户开展调研工作,在找准了制约贫困户脱贫的关键因素和要害问题后,先后帮助__村董静雄、董开生等4户贫困户引入了光伏产业,帮助李森盛、周琦、胡春妹等48名贫困人员和边缘户解决了公益性岗位就业问题。__一次又一次为__村争取到了建设“福利”,如巩卫经费12万元,垃圾清运环卫车15辆,治安维稳巡逻车1辆。联结福返热带水果农民专业合作社、__龙源泽水产贸

  易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办起了合作社,彻底改变了__村长期无集体经济收入的尴尬局面。

  驻村第一书记扶贫先进事迹范文材料篇四

  坚持党建引领助推棚改旧改

  __是__区民政和民族宗教事务局科员,自去年7月担任落笔村驻村第一书记以来,他强化党建引领作用,利用“党建+”模式,深度融合征地拆迁、棚改旧改等中心工作,帮助落笔村走向富裕之路。

  __深入干部群众了解情况,针对干部纪律散漫和两委班子文化水平较低问题,多次组织两委班子开会研讨,制定村干部上班打卡制度,鼓励支持返乡大学生积极参与本村建设,实行“1+1”值班模式,充分发挥“党建+”优势采取奖惩措施,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树立了支部威信,收到良好的效果。

  针对落笔村房屋拆迁安置等诸多问题,__带领支部班子挨家挨户走访,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畅通反馈渠道,集中处理和协调解决群众普遍反映的问题。成功拆除两批违章建筑共85栋3.7万平方米房屋,修缮落笔村便民服务站和村委会厕所,改善了村级服务场所的办公环境。解决了全村安全饮水难题,修建乡村道路4条,旅游资源道路1条,总长十余公里,完成经一路、经二路、预留发展用地及新天地等四个地块,共1013亩的土地及地上房屋、附着物、青苗的丈量工作。每月组织两次“搬家式”大清扫,每月进行卫生评比彻底改变了落笔村的村容村貌。

  驻村第一书记扶贫先进事迹范文材料篇五

  __市__区是__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20__年3月,__省__厅派出以农业与资源环保__处副处长__为队长,闫毅、牛振、阎福龙、任庆明为队员的五人工作队。他们扎根基层、兢兢业业,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改变着农村的面貌,助力贫困村精准脱贫进入“快车道”。20__年10月,__被__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授予“20__年全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__年3月,闫毅被__市__区委、区政府在第五届“德耀花都”四德模范评选活动中,授予“个人品德模范”称号。五名第一书记在__省委组织部的20__年年度考核中均获“优秀”等次。

  把战斗堡垒筑起来

  第一次走进村里,“脏、乱、差”是给人的普遍印象,集体经济接近空白更是让村子发展乏力。“穷根”在哪?这是摆在__面前的首要问题。在调研摸底的基础上,__发现村党支部涣散,形不成战斗力,是导致村子发展停滞不前的根源,而党员缺乏斗志、不思进取更令人担忧。

  如何提振发展信心,激活贫困村自身“造血”功能?__一直苦苦思索。20__年6月,她带着30多名村干部去__参观焦裕禄纪念馆,考察当地的种植产业、养殖产业,一边观摩一边找差距。

  从__回来,__与同事们想在前、干在前,渐渐调动起村干部的积极性。工作队趁热打铁,顺势利导,寻找突破,先是建设了村级健康中心,会同__省科学院配备智能云健康检测仪,为村民建起了健康档案,数据直接连到省城对口医院,医生可远程遥控诊断,圆了村民“小病不出村、大病早预防”的心愿。此后又推动37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成功落户。村民得到了实惠,村干部也尝到了甜头,增强了信心,提振了工作精气神,有时候为了干好一个事,他们忙得连饭都顾不上吃,这让工作队深受感染,发誓“不拔穷根绝不休!”

  把短板欠账补起来

  李村镇临近黄河滩区,基础设施建设欠账大,村里断头路多,村与村之间连接路少,限制了几个村子协同发展。

  20__年,__带着工作队在打通交通线上狠下功夫,一方面多方筹集建设资金,一方面加班加点投入到前期规划、清障等准备工作中,终于赶在雨季来临前累计修完29公里路。路通了,村民心里也敞亮了,成群结队来感谢工作队。

  此后,__与工作队员继续把“补短板、缴欠账”摆在重要议事议程,对背街小巷、生产路等群众出行、下地迈出的第一步和最后一步道路进行大规模修整,让村民告别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历史。

  把群众利益挺起来

  致富奔小康,关键靠“产业兴”,有了产业基础,村民有保障,贫困户更有希望。

  在李村镇,工作队多方争取建设的五百亩高效农业大棚已经吸引潍坊一家龙头企业入驻,大棚里反季节葡萄滴翠诱人,仅土地流转这一项就可以给村集体增加40万元的收入。村集体有了财力,贫困户脱贫就不再是大话、空话。

  回想起最初的场景,__道出了艰难辛酸,当时为了征得村民同意,__和同事们挨家挨户做工作,但仍有村民转不过弯来,见__来,直接抓起锄头堵门口。虽然有困难,但__前前后后去了六七趟,摆事实、讲道理、算细账,终于做通了村民的思想工作。

  此后,工作队针对闲散和土地流转解放出的劳动力,整合五个村的产业扶贫资金,建设了四千多平方米的扶贫车间,按照集中建设、集中管理、整体租赁的形式,租赁给用工量大的服装加工企业,在增加村集体收入的同时,还为村民提供了200多个就业岗位。村民贺艳玲每每见到__,像亲姐妹一样,她在家门口当上了缝纫工,一个月能挣4000多元,日子有奔头,她也有了干劲。在一座座大车间厂房里,一批贫困户正在用劳动创造新生活。

  贫困户不仅实现了劳有所获,而且遇灾有所保。__主持设立了五个村共同所有、共同管理、共同监督的精准扶贫救助基金,为贫困户遇到重大疾病、突发事故等困难情况提供应急保障。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村子美了富了,很多人回乡创业,千亩郁金香园和生态采摘园已经开园纳客,正集聚起乡村振兴的源源动力。工作队组织成立了农作物专业种植合作社,邀请村里的行家里手参与规模化种植和生产,发挥规模效益。__还牵线搭桥,与供销合作社联合建设了涵盖智能配肥、烘干贮藏等功能的“为农服务中心”,通过土地托管或半托管方式,打造了从种子供应到粮食收割贮藏的农业生产全流程。

  “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不管多忙或者干什么事儿,工作队都会优先考虑村民的感受和福祉。一年来,工作队为村子新建公立幼儿园和小学各1所,扩建和提升改造小学各1所。__还领着工作队为村里赠送10台电脑,让15名下肢重度残疾人员坐上了“爱心轮椅”,新学期开学前,又给考上大学的学生送上两万余元的助学金。

篇八:脱贫攻坚先进事迹材料村支书

  

  脱贫攻坚第一书记事迹材料5篇

  【篇一】

  “李书记好!李爷爷好!”xx市湟中县李家山镇汉水沟村的孩子们在村中遇见第一书记xx时,总会先恭恭敬敬的行少先队队礼,再清脆的打声招呼。

  xx说起孩子们对他的称呼时,眼里充满了骄傲。“2017年11月底,我以第一书记的身份第一次来到村里。走在村庄的道路上,村里正在吃草的牛羊都会好奇地张望我,直到我的身影看不见才继续悠闲吃草。更别说会有村民主动上前打招呼啦!”这位土族汉子说起第一次来到汗水沟村时的情景,挠挠头笑了:“这是一个纯回族村,有381户村民1802人。在这里当‘第一书记’,我首先对他们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详细的了解,并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给予充分的尊重。”

  抱着这样的想法,年过50的xx在来到汉水沟村前,主动戒烟、戒酒,避免在与村民的接触,尤其是在对贫困户开展入户访问工作中产生矛盾。在村里,设有一个1-2年级的教学点和幼儿班,共有103名学生。他认为,孩子是村里的希望和未来,那些天真的孩子成为了他最关心的人。

  2018年6月,村民发的一张照片让xx和驻村工作队队员们看后格外心酸。六一儿童节,在下西河村举办的运动会上,没有统一校服的汉水沟村教学点代表队穿着五颜六色,在一群身着整齐校服的学生间显得格格不入。那张照片始终在xx的脑海中挥之不去,他思忖良久,将他的所见所感写成文章《触摸贫困——我的第一书记生活》后,在微信朋友圈及微信群内转发,碰到亲朋好友、同学同事聚会,也会将汉水沟村的孩子们没有校服的事反复说起。

  文章在网络上被转发了1000余次后,广东的孙凤兰、周曼茹、何小勇等爱心人士与xx取得了联系。6月25日,他们来到汗水沟村,把自己为孩子们募集的103套校服和学习用品发放到了他们的手中。孩子们第一次有了自己的校服,个个激动得不得了。他们小心翼翼抚摸着穿在自己身上的新衣服,与记忆里在运动会上见到了其他学校的校服做对比,脸上笑开了花。

  8岁的小女孩米田悄悄拽了拽xx的手,将他拉到一旁。xx弯腰将耳朵靠近女孩,女孩笑着打开紧紧握着的右手,将两块家里做的馍馍塞到xx手中:“书记爷爷,这是我家里做的馍馍,我觉得特别好吃,给你留了两块!”

  在一次慰问贫困户周瑜家时,周瑜双目失明年近90岁的老母亲颤颤巍巍地扶墙从水房向炕沿行走,xx立即过去搀扶,慢慢行走、上炕。坐在炕沿边,老人问他:“你是谁啊?”同行的村干部说:“这是我们村里的李书记,他来看你啊!”

  听到这话,老人紧紧抓住xx的手,嘴皮颤抖着半天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眼泪像滚落的豆子一样,落在xx的手背上。就这样过了几分钟,老人断断续续的说:“共产党好!公家的干部好!”

  原来,老人虽然双目失明、行动不便,但是村里的事她早已从家人的口中得到。驻村工作队和xx在村里的一言一行早已感动了包括老人在内的很多村民。听到这话xx也哽咽了:“这是我第一次真切的感觉到,为人民服务后的满足感。”回家后,他在自己的文章《落泪了但我不能哭》中写道:“握住你苍老的手/母亲的气息/扑面……如遇见天堂的母亲/你失明的双眼/看惯了/人间悲欢/我老化的浊眼/看不惯/贫困无助……”

  就这样,这位土族书记用他“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心,真正成为了汉水沟村这个回族村里重要的一员。他在自创的诗歌《致与我有关的李家山》这样写道;“那个晚秋,踏进这片土地/故事就从枯黄的树叶开始……庄稼,牛羊,鸡犬已不再好奇我的出现/黄昏里/炊烟的味道,烧炕的味道/恍如童年乡愁的味道/雾霭中目送血色的太阳回家/放学的孩童在喊/书记爷爷您好您好……”

  【篇二】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霜降时节,陕北地区气温已在冰点上下浮动,田野里到处都是忙碌的景象。在这个忙忙碌碌的队伍里有一大批特殊的人员,他们就是各级党组织下派到脱贫攻坚一线的“第一书记”。宜川县集义镇xx村“第一书记”xx就是这支队伍里格外引人注目的干部,最近这一个多月,他正带领乡亲们紧张而忙碌地抢修生产道路,为明年的农业生产打基础。与此同时,他还邀请市县农果技术人员正在对村上以花椒和蜜蜂产业为主的农户进行管理技术培训。他说,“路是基础、产业是根本,打赢这场扶贫翻身仗二者一个都不能少。”

  xx是xx市教育局干部,2018年5月,在全市脱贫攻坚最关键的时刻受命来到了这里,带领村民理思路谋发展,兴产业抓扶贫,在短短半年时间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第一书记”的职责和使命所在。

  带来一颗干事的真心

  “听说咱们村的‘第一书记’换成是市教育局的一个科长了,一个科长能在村里呆得住吗?肯定是来镀金的……”听说xx要到村里来,xx村的村干部和群众都充满了怀疑。

  面对这种质疑,出身农家的xx深知,要改变群众的偏见、得到大家的认可,必须沉下身子,干出一份成绩。到村任职后,他白天搞走访做调研,与群众拉家常算细账,晚上独自在宿办合一的活动室如饥似渴地学习农业农村和脱贫攻坚政策,仅仅半个月时间,就迅速吃透了村情民意、掌握了工作必备的业务知识。只要一闲下来,他就主动去帮助群众解决具体困难和问题,谁家有个纠纷、谁家有个困难,他总是在第一时间出现,村干部和群众看在了眼里,对他的看法也慢慢的发生了改变,大家都说冠杰这娃是真的准备给村里人办事哩。

  正是带着这颗为民的真心,这位憨厚的陕北后生,仅用半年时间就办了村上几年都干不了、干不成的事,让群众看到了“第一书记”的责任与担当。

  培育一支坚强的队伍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的带。xx到村任职时,正值村“两委”换届,他把协助建好村“两委”班子作为打基础利长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与县乡指导换届的同志共同把脉村情、物色“两委”人选,很快选出了群众心中的好干部。班子组建后,他又与“两委”会成员共同研究如何建强战斗堡垒、发挥党员作用、推动村上产业发展和脱贫攻坚等一系列中心工作、重点工作。

  针对党员能力不足问题,创新推行“三针对”学习法,即针对行动不便党员上门送学,针对年龄偏大党员发书帮学,针对流动党员远程教学,通过学习传递信息、宣传政策,让党员的思想走在前列。针对班子成员责任不实问题,推行问

  题清单、整改清单、销号清单、公开清单“四项清单”制度,设立了党员先锋岗,推行党员承诺制,发挥党员在产业发展、脱贫攻坚等方面的先锋模范作用。针对村干部管理不善问题,建立村干部外出登记制、去向公示制、请假审批制、记写日志制“四项制度”,让村里的规矩真正立起来。针对党组织服务能力不强问题,多方协调为党员活动阵地添置了桌椅、电脑、打印机、便民服务柜等办公用品,带头执行驻村干部坐班制和为民服务代办制,累计为民代办养老、合疗、贷款、救助等事项80余项。

  在他的指导和带动下,村党支部的公信力、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村两委会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为民服务的能力不断提升,成为xx村一支坚强的工作力量。

  走出一条致富的新路

  栽种花椒是xx村近年发展起来的主导产业。xx到村后,积极带领村民壮大花椒产业,提升发展后劲,先后邀请市农广校、县果业局来xx村开展花椒管理技术培训,与农民一道探索总结防冻、施肥、修剪等新技术,让群众的花椒管理技能得到了迅速提升。

  xx村部分自然村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如何让花椒有销路,卖个好价钱,让群众增收是摆在xx村面前的突出难题。通过调研座谈,在县工商局的支持下,他引导村上建立了富民花椒专业合作社,通过配备花椒烘干机和选椒机,免费共享宜川花椒商标,减少中间环节,提升品牌价值,增加了农民收入,2018年xx村花椒销售价格较上年增加25%以上,走出了一条“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新路子。

  群众得到了实惠,但他依然不满足,为了补齐产业短板,探索致富增收路子,他利用周末时间带领帮扶工作队考察了薛家坪奶山羊养殖基地和黄龙山蘑菇基地以及养蜂产业,发展起了蜜蜂、生猪等养殖产业,并已申报了奶山羊养殖项目,让群众的致富之路越走越宽。

  怀揣一个脱贫的信仰

  在脱贫攻坚的最后决战时刻,最让他牵心的还是村里那18户贫困群众,如何让他们摆脱贫困成了他的一块“心病”。在多次走访的基础上,他针对这18户贫困群众不同的致贫原因,按照区别对待、因户施策的办法,落实不同的帮扶措施,引导贫困户新发展养猪40头、养牛20头、养蜂50箱,危房改造8户22人,幸福院安置6户9人,纳入生态护林员3人、村级保洁员5人,教育扶贫4人,医疗救助7人,确保了17户39人年底顺利实现脱贫目标。

  xx村地处宜川县最南端,与韩城市独泉乡接壤,距县城103华里,山大沟深,弯多路急,道路难行,老婆孩子很不放心,每次临行前总是千叮嘱万嘱咐,但为了扶贫事业,他经常独自一人往返于此。2018年9月17日,正下着秋雨,路面上到处都是积水,因弯道较急,车子转弯时猛然抱死,一下子就滑出了路面,接二连三的翻滚、旋转后撞到了路边树上,安全气囊全部弹出,车损严重近乎报废,那一瞬间他感到,这下子完了!他本能的伸了一下胳膊、动了动腿,除了头昏脑涨、胳膊钝痛外,自己还算清醒,挣扎着爬出车子,拨打了救援电话,又联系村上把带回来的资料捎回去……老婆孩子经过这一回,死活不让他在去当什么“第一书记”,他却说:“我这不是好好的吗?你们不懂,咱受这点惊吓、带点伤是小事,可不能误了村上的脱贫攻坚,那才是大事。”就这样,仅仅休息了一周后,他就带着伤痛继续回到了xx村——他的脱贫攻坚战场上。

  建设一个和谐的家园

  支部强了,群众有盼头了,但是村庄环境卫生还不行,还不是群众心目中的“美丽乡村”。为此,xx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与村干部一起开展环境卫生大整治活动,开始了“跑腿磨牙”争项目的日子。为了改善村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xx到镇上跑县上,自理食宿车票,争取部门支持,先后维修过境路10公里,新建生产路23条、52公里,集雨水窖91口,公共厕所5个,卫生厕所14户,垃圾台5个,过境路花园63个,安装太阳能路灯183个,维修过水桥1座,全面提升了村庄“硬件实力”。同时,积极组织开展乡风文明评选活动,评选“优秀共产党员”“好家庭”“脱贫之星”“最美乡贤”“好婆婆”“好媳妇”等先进个人,充分发挥“爱心超市”作用,有效激发了群众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如今,曾经脏乱差的xx村,呈现出环境整洁、乡风文明、一派生机盎然的新景象。

  驻村以来,xx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来了群众的幸福指数,换来了村上的新面貌。一说起冠杰,xx村群众都会树起大拇指说,冠杰这娃好太太哩!可给咱办了不少好事。村干部更是赞不绝口:“这娃不仅有想法,而且能吃苦,跟上这人干,有奔头。”

  【篇三】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古往今来必成于实。xx王家庄第一书记xx常说:干工作首先要做到“三心三意”,即真心、耐心、爱心、诚意、善意、满意。真心就是要通过与大家谈心交心,以诚相待,党员干部才能倾听到呼声、了解到疾苦、取到“真经”。耐心就是民之所呼所盼,我当有所应有所为。村民们的需求,就是村干部的最高工作指南。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爱心就是要时刻惦记着村民的酸甜苦辣,把每次上户都作为服务群众的一次机会,用爱心打开

  他们的心结。诚意就是要对群众敞开心扉,聆听到群众内心最真实的声音,得到群众最真实的反馈,了解群众最真实的需求。善良是一个人的美德,也是作为党员干部尤应具有的基本素质,凡事要给别人留余地,也是给自己留退路。只有这样,才能从一定程度上促进群众工作更好地开展。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是我们衡量工作好坏的“精准之尺”,走好干部工作的“最后一公里”,只有“让群众满意”,才能真正“让组织满意”。

  xx不只是这么想的,更是这么做的。前不久,王家庄的高家河村民小组传来龚国权女儿龚小女不上学的消息。xx放下工作与村干部一同前往龚国权家,到达龚家时,正好赶上晚饭,他们一行4人默默等候,而表面上平静的xx,内心却并不平静,他心里默默筹划如何劝说龚国权的女儿继续读书。

  饭后,村干部们轮番劝说,一番苦口婆心之后,并未见效,龚小女面对大家的劝导,无动于衷。不知不觉已是晚上十点多了,无奈之下,大家回到了村办公室。以至深夜,xx却毫无睡意,孩子那稚嫩的脸庞仍然浮现在眼前,那倔强的话语依旧萦绕在耳边。xx辗转反侧难以入睡。正是生命怒放,如饥似渴汲取知识的年龄,怎么可以看着她自此离开校园……回想起龚小女眼神中透露出的一丝胆怯,xx瞬间像想起了什么,他找到了答案。他深信用真心、耐心和爱心,用诚意、善意,就能换来满意。第二天天一亮,xx就开车赶到县城童装专卖店,为龚小女精心挑选了一套漂亮的衣服,他相信这不仅仅是一身衣裳,更是可以带给她自信的工具。买好衣服,立即返村的xx同村干部以及县有关部门包扶干部再次来到龚国权家中。这次的座谈没有用一味劝解的方式,而是换位思考,用平等的方式和孩子交谈。这个方法终于奏效,孩子表示愿意尝试返校读书。同时,xx也与学校老师取得联系,畅通了龚小女返校之路。初秋的高家河村,青山绿水,龚小女穿着漂亮的新衣,自信满满的在xx的陪伴下重返校园。

  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是xx“三心三意”服务群众的集中体现。今年年初,经村两委讨论通过镇政府协调县上相关部门为村上有养殖土蜂技术的周志玮免费发放了30个蜂箱,老人虽已过耄耋之年,但仍然精神矍铄。今年养殖中蜂37窝,6月份采糖,产量达200余斤,成果喜人。但喜悦之余销路成了问题,xx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通过微信等平台进行宣传销售,但收效甚微,只卖出5斤,这可急坏了周志玮。xx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发现蜂蜜卖不好的主要原因是缺少包装,找到原因后,他立即在网上帮助购买了专门装蜂蜜用的瓶子及包装,再一次进行销售,并与寺仙镇土蜂蜜销售合作社合作,同时,xx还积极动员同事朋友,卖出蜂蜜150多斤,收益7500元,彻底解决了蜂蜜销售难的问题。

  把群众的问题一抓到底,用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最高的效率办群众想办之事,这就是xx。他时常告诉自己:第一书记的工作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只有谨记“三心三意”,真正做到履职尽责,保持力度、保持韧劲,才能善作善成。前方的路还很长,或许一帆风顺,或许充满荆棘,但xx无畏。因为“三心三意”履职尽责的信念是他披荆斩棘的利器。

  【篇四】

  “天太热,要注意通风,一定要管护好这些蔬菜,看这长势,再有一个月就可以卖了。”8月13日下午,雷阵雨刚过,拱棚内异常闷热,xx满头大汗,挨座大棚查看蔬菜的生长情况。发展大棚产业是他来xx村最操心的事。xx是xx市财政局收费资金管理处副主任,2017年5月,他被选派到xx区南泥湾镇xx

  村担任第一书记。在一年多的时间里,xx多方筹措资金,为xx建大棚、打水井、安装路灯、硬化道路、美化村庄,使xx村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凝聚力量谋定发展思路

  xx到村以后,利用半个月时间,挨家挨户了解村情民意。“基层党组织是一个村子的核心力量,要想改变村子的落后面貌必须要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班子。”xx说。xx村有党员50名,但大多年龄偏大,且文化水平偏低。在摸清底子以后,xx和村两委会成员多次研究,决定加强组织建设,确立了“支部引领,党员带动,产业兴旺,共同富裕”的发展思路。通过召开村民小组会议和村两委会,制定了xx村2017—2020年整村发展规划:2017年,发展山地苹果400亩,雪桃200亩,新建62座拱棚,发展至少40户养殖户,硬化村道1.5公里,村民人均收入达到1.35万元;2018年,配足配齐产业发展机械设备;打深水井、铺设饮水管线、新建蓄水池,彻底解决全村人畜饮水困难,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5万元……到2020年,把xx村打造成集观光、旅游、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新农村旅游示范基地,村民人均纯收入超过二万元。

  真心扶贫兴产业强基础

  “只有发展起稳定的产业才能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xx到村以后,召开了三次村两委会和六次村民大会。大家一致认为,借助本村距离xx市区只有18公里的区位优势,发展大棚产业前景可观。他多方协调,争取资金,整天蹲在工地上督促施工进度。经过四个月的努力,xx村建起了长50米、宽8米的标准拱棚62座。“今年6月,我家的两棚西瓜、小瓜收入超过2.4万元,西瓜和小瓜下架后,紧接着又种了豆角和茄子,这两棚菜少说也能卖个六七千元,一年下来,光这两座大棚就可以收入三万多元。”村民陈海莲高兴地说,“能有这样稳

  定的收入,全靠人家焦书记,是他帮我们建起了大棚。”为了加快产业发展,xx积极协调银行,向18户农民发放产业贷款87万元;并引导村民通过发展农民合作组织,壮大产业规模。2017年,xx村成立了养殖合作社,当年养牛32头;组建了村级互助资金协会,已向农户发放产业贷款41万元。“多元化的产业发展格局,不仅提高了村民自我发展的能力和信心,也为xx村整体脱贫致富奠定了牢固的基础。”xx村党支部书记马向雷说。xx村有两个村民小组基础设施落后,一下雨,道路泥泞,村民无法出行。xx到村以后,同步推进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协调包扶单位和驻村工作队,调动一切力量筹措资金,加快完善村内基础设施,先后为xx村硬化道路3200米、安装太阳能路灯61盏、打水井11口、修建拱棚耳房28间、新修排水渠2000米……“焦书记来到村里才一年多,能干出这么多的成绩,的确令人敬佩。”xx村监委会主任高小平说。

  真情帮困温暖困难群众

  低保户杨小峰在半岁时得了重病,导致肢体残疾,生活不能自理。父亲离家出走,母亲改嫁,是外公、外婆拉扯着他艰难度日。xx看到他家的境况,情不自禁地掏出了兜里的几百元钱,并为他家投资3000多元新建了厕所,硬化了院内的路。从此,杨小峰的轮椅可以直接推进厕所,方便了许多。杨小峰的外公刘生富感动得老泪纵横:“焦书记真是为我们解决困难的好干部!”今年68岁的张步德是村内建档立卡贫困户。张步德在年轻时左手臂受重伤,丧失了重体力劳动能力。xx了解了情况后,不仅给张步德送去了慰问金,还给他安排了在村里打扫卫生的公益岗位,每个月增加收入300元。“焦书记帮我家建了猪圈,翻修了厕所,引来了自来水,春节前还给我送来了500元慰问金让我好好过年。”84岁的贫困群众常增保感激地说,“焦书记帮我们过上了好日子,这样的好干

  部群众太欢迎了。”4月8日至12日,xx市大面积降温,xx怕大棚里的苗子被冻坏,及时组织种植户为大棚里的瓜苗覆盖二膜防冻。由于防护措施及时、得当,没有一座大棚的苗子受损。大棚小瓜成熟后,xx发动驻村工作队帮种植户推销了2500多公斤小瓜。xx村村委会主任杜成辽感慨道:“一个外来的干部都能把村里的事当自己家的事一样对待,我们更要同心协力,让全村人早日脱贫致富。”2017年,xx村成为xx区的“科技示范村”,村党支部被评为xx区“优秀基层党组织”。2018年7月,xx被评为xx市“优秀第一书记”。

  【篇五】

  “我也是从农村里走出来的,听说单位有去基层担任第一书记的名额,就主动报名,不是为了‘镀金’,而因为有很浓的农村情怀,也是真的想借此机会为‘乡里人’做点事。”

  从河北省农村走出来到北京的中国地质大学,从学校管理科科长到xx市xx村第一书记,对于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北京书记”的xx来说,一次是自己人生的转折,第二次是让他人的人生发生转折。

  “他在这里呆了三年,村里一年一个变化……”驻村的第一年因为条件有限,xx就在党支部书记彭毛才仁家里“借宿”了一年,也正是这一年里,彭毛才仁见证了xx从对藏语一窍不通到能进行简单的交流,从缺氧状态到和村民一起干活的“本地化”,从一个“外来人”到“亲戚”的转变。

  xx村位于xx县扎巴镇西北侧,连接外界的是一条18公里长的蜿蜒山路。站在山顶望着脚下南北狭长约1.5公里的山坳中,那54个崭新且具有藏族特色的庄廓院,就不难猜透彭毛才仁对xx的认可与不舍。

  翻开xx的扶贫工作日志,记满了xx村24户111名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基本信息,以及致贫原因和解决办法。“没算过,但最少也得有个2万多字吧。”扶“志”和扶“智”几乎贯穿了xx的整个工作思路,扶贫工作也顺着这条线一步一个脚印接近既定目标。

  “村里有部分群众是文盲或半文盲,大多数村民思想观念保守,愿意接受资金和物资,但对技术培训和政策引导态度消极。”xx的工作日志中,这段话非常显眼地单列了一行。

  为了打破旧观念和消极的脱贫风气,xx在村里物色了两户“积极分子”,根据当地自然环境特点种植了6公顷的蕨麻,并利用无污染的优势开始发展藜麦和黑青稞种植产业,2016年这两户第一次赚得了5万元。

  “榜样的影响力是无穷的,贫困户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被带动起来了。”曾经因为懒而致贫的有拉才仁,曾经等靠要的思想十分严重。“三十出头的他以前的口头禅是‘不给钱我咋脱贫’,当看到其他人在政府帮扶下挣到了钱,他坐不住了,和村里几个人合伙挖起了虫草,加上扶贫产业的支持,现在他是有私家车的人。”看着贫困户能积极地动起来,xx既欣喜又欣慰。

  知识改变命运。望着脱了贫的大人们,xx又把精力放到了孩子们的身上。“只有教育才能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为了实现这一目标,xx借助中国地质大学的力量,专门设立了“雪莲花”教育基金,通过一个学校一个支部资助一个孩子的方式,使得43名孩子上学无忧。

  “和大人们一样光给钱扶着走不行,得让他们见世面树理想。”为此,xx除了筹资改善村里小学的教学设施外,还专门制定了“请进来,带出去”的扶“智”

  计划。从2015年起中国地质大学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团,每年都会组织学生来xx村助教和开展拓展训练。“当孩子们对大山外面有了憧憬后,我们再带孩子去北京体验大都市的学习和生活,让他们对未来有个目标,不做‘井底之蛙’。”

  “小德措就是通过这项活动树立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学习成绩名列前茅。”xx嘴里的小德措在xx村小学上四年级,因为姐姐患有小儿麻痹,父亲多杰才仁患了腰椎结核失去体力劳动,父母对生活失去了信心,而自己也是有一天没一天地上着学,失去了生活的目标。“大学生社会实践团为她打来了一扇了解山外世界的窗户,去年给她报名参加了‘xx学子进北京’活动,一圈北京回来后她对我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要好好学习,长大后和你一样去北京工作。’”

  xx的欣慰不止如此.小德措的变化也直接影响着父亲多杰才仁,看到小女儿的积极乐观,多杰才仁也走出了消极阴影,当上了村里的公益护林员,每年1.5万元的收入让他对未来有了新希望。

  如今的xx村脱去了旧貌换了新颜。2016年底,xx村实现整村脱贫,沐浴在幸福中的村民们,手里攥着种植产业,怀里搂着见过世面的下一代,享受着随时能洗热水澡的惬意生活,嘴里都念叨着一句话:“多亏了北京来的荣书记,这日子才有个奔头。”

推荐访问:脱贫攻坚先进事迹材料村支书 脱贫 攻坚 村支书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