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优公文网 - www.hanzhu666.com 2024年05月02日 21:41 星期四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4年度小学生劳动教育计划及实施方案11篇(完整文档)

作者: 浏览数: 发布时间:2023-12-26 20:32:01

小学生劳动教育计划及实施方案一、活动目的以五月劳动节为契机,开展以“我劳动,我光荣”为主线的劳动实践教育活动,让学生通过学习、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生劳动教育计划及实施方案11篇,供大家参考。

小学生劳动教育计划及实施方案11篇

小学生劳动教育计划及实施方案篇1

一、活动目的

以五月劳动节为契机,开展以“我劳动,我光荣”为主线的劳动实践教育活动,让学生通过学习、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和生活实践能力,体验劳动所带来的快乐,知道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劳动最光荣,树立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自主意识,激发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提高劳动本领,感受劳动的乐趣,体验劳动的价值,同时也为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劳逸结合中获得健康、全面的发展;同时,让学生体会到爸爸、妈妈和老师劳动的辛苦,做到尊敬长辈,热爱长辈。

二、参加对象

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劳动实践教育活动,原则上要求全员参与,有病或特殊体质不能参加者班主任要说明情况。

三、活动设计

(一)召开一次主题班会活动

向学生宣传五一节的由来及意义。

(二)开展一次美化校园、净化教室活动

各班组织学生对教室、楼道、校园进行一次大扫除活动。

(三)开展一次“家务我来做,争当小能手”家务实践教育活动

低年级以“叠衣服、洗袜子、洗红领巾、择菜、洗脚”等家务实践活动为主;中年级以“叠衣服、叠被子、扫地、拖地”等街舞实践活动为主;高年级以“洗衣服、做饭、炒菜、拖地、整理房间”等家务实践活动为主。同时要求家长拍图片发到班级群里,进行评比。

(四)开展一次劳模人物进校园活动

通过聘请劳模人物进校园、观看劳模人物事迹视频或观看劳模表彰视频等形式,学习劳模精神,弘扬中国精神。

(五)举办一次手抄报比赛活动

各班分别制作一期“五一节”手抄报,要求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能够体现劳动节的内涵,倡导同学们热爱劳动,从我做起,积极参加劳动。(每班5份)

(六)举行一次征文活动

以“劳动光荣,奉献最美”为主题,进行有奖征文比赛,要求:结合自己的亲身参加的劳动,写出真实的体会,不少于500字。

小学生劳动教育计划及实施方案篇2

一、活动目的

以五月劳动节为契机,开展以“我劳动,我光荣”为主线的劳动实践教育活动,让学生通过学习、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和生活实践能力,体验劳动所带来的快乐,知道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劳动最光荣,树立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自主意识,激发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提高劳动本领,感受劳动的乐趣,体验劳动的价值,同时也为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劳逸结合中获得健康、全面的发展;同时,让学生体会到爸爸、妈妈和老师劳动的辛苦,做到尊敬长辈,热爱长辈。

二、参加对象

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劳动实践教育活动,原则上要求全员参与,有病或特殊体质不能参加者班主任要说明情况。

三、活动设计

(一)召开一次主题班会活动

向学生宣传五一节的由来及意义。

(二)开展一次美化校园、净化教室活动

各班组织学生对教室、楼道、校园进行一次大扫除活动。

(三)开展一次“家务我来做,争当小能手”家务实践教育活动

低年级以“叠衣服、洗袜子、洗红领巾、择菜、洗脚”等家务实践活动为主;中年级以“叠衣服、叠被子、扫地、拖地”等街舞实践活动为主;高年级以“洗衣服、做饭、炒菜、拖地、整理房间”等家务实践活动为主。同时要求家长拍图片发到班级群里,进行评比。

(四)开展一次劳模人物进校园活动

通过聘请劳模人物进校园、观看劳模人物事迹视频或观看劳模表彰视频等形式,学习劳模精神,弘扬中国精神。

(五)举办一次手抄报比赛活动

各班分别制作一期“五一节”手抄报,要求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能够体现劳动节的内涵,倡导同学们热爱劳动,从我做起,积极参加劳动。(每班5份)

(六)举行一次征文活动

以“劳动光荣,奉献最美”为主题,进行有奖征文比赛,要求:结合自己的亲身参加的劳动,写出真实的体会,不少于500字。

小学生劳动教育计划及实施方案篇3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依据区教育局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要求,全面加强我校中小学劳动教育,结合实际,特制定活动方案如下。

一、目标意义

根据区委、区政府《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若干措施》的要求。通过开展劳动教育,进一步强化我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全面落实劳动教育课程设置要求,扎实推进我校劳动教育再上一个新台阶,促进全校中小学生健康成长。

二、指导思想

为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做好开学教育,上好开学第一课,根据《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若干措施》的要求,以“劳动教育”为主题,全面培养学生必备的劳动能力,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为目的。

三、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四、开展对象

全校中小学生

五、活动内容

(一)组织收看劳动教育《开学第一课》

1、明确《开学第一课》主题

2022年春季学期《开学第一课》以“劳动教育”为主题,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培养必备的劳动能力,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形成各学段依次递进、贯通一致的劳动教育制度,把劳动教育任务落到实处。通过学部、年级、班级依次推进的形式,以班级为单位,班主任组织学生和家长观看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以直观生动的视频呈现方式引导学生树立热爱劳动的观念,培养学生的必备劳动能力以养成热爱劳动的行为习惯和品质。

2、用好优质视频公开课

采用线下教育和线上教育结合的方式,结合劳动教育教学资源库,利用好小学1-6年级、初中7-9年级优质视频公开课,提升广大教师将信息技术与劳动教育深度融合的意识、水平和能力,培养学生运用互联网自主学习的习惯,通过在线学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应用视频公开课,不断提高劳动教育教学质量。

(二)严格落实劳动教育课程

为全面落实劳动教育课程设置要求,小学和初中各年级课程设置上增设每周一节劳动教育课;实行家校联合监督机制,保证学校中小学生每周课外活动和家庭生活中的劳动实践时间为:小学1-2年级每周不少于2小时,其他年级每周不少于3小时;开展每学年中小学劳动周活动,由部门组织实施,以专题讲座、主题演讲、劳动技能竞赛、劳动成果展示、劳动项目实践等形式开展。其中小学低年级以校内为主,小学高年级和中学以兼顾校内外为主。采用实践结合理论的形式,为学生提供了解劳动、参与劳动、热爱劳动的学习机会,在活动实践中提高学生热爱劳动的意识、充分发挥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三)开发优质特色劳动教育课程资源

结合小学、初中各部实际,挖掘本地传统劳动特色,将劳动教育纳入校本课程教材,在学科教学和相关教育活动中融入劳动教育内容。将劳动教育纳入德育共同体建设,丰富中小学劳动教育特色课程。

(四)开展校内劳动实践教育

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渗透劳动教育,建立健全学生参与校园卫生保洁、绿化美化等劳动活动的机制,上好一节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班团队会、组织一场劳模报告会、举办一次劳动技能比赛等,邀请劳动模范、能工巧匠、技术能手、非遗传承人等走进学校,丰富学生劳动体验。针对学生年龄特点,开展与劳动有关的学生社团、手工制作等特色劳动实践教育。

(五)拓展校外劳动实践教育

将校外劳动实践教育纳入学校教育工作计划,小学部高年级和初中部每学期安排一定时间的校外劳动实践教育活动,每学年设立劳动周。根据实际组织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参加适当的农业生产劳动,为学生提供校外劳动实践机会。

(六)开展家庭劳动实践教育

有计划地引导家长抓住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实践机会,鼓励孩子参与家务劳动,掌握必要家务劳动技能,每学期有针对性地学会洗衣、做饭、烹饪等1-2项生活技能,定期组织开展学生生活技能展示、举办生活技能比赛。

(七)强化劳动教育安全保障

加强对师生的劳动安全教育,强化劳动风险意识,建立健全安全教育与管理并重的劳动安全保障体系。制定劳动实践活动风险防控预案,完善应急与事故处理机制,科学评估劳动实践活动的安全风险,制定安全、科学的操作规范,强化对劳动过程每个岗位的管理,明确各方责任,防患于未然。

小学生劳动教育计划及实施方案篇4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发〔20XX〕7号)、《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和《教育部关于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教材〔20XX〕4号)文件精神以及省教育厅关于劳动教育工作要求,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功能,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以下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学生生活实际,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创新体制机制,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工作目标

准确把握育人导向,遵循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拓宽劳动教育途径,整合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力量。家庭劳动教育要日常化,学校劳动教育要规范化,社会劳动教育要多样化,形成协同育人格局。全面提高学生劳动素养,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具有必备的劳动能力,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和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

三、重点任务

(一)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系统加强劳动教育。根据各学段特点,在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科学设定劳动类型,明确劳动任务清单,将社会劳动体验与家务劳动、校内劳动与校外劳动贯穿全过程;强调身心参与,注重手脑并用,实现知行合一,建设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针对性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中小学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学校要对学生每天课外校外劳动时间作出规定。除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外,其他课程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中小学每学年设立劳动周,可在学年内或寒暑假自主安排,以集体劳动为主。

(二)健全劳动素养评价制度。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分学段制定评价标准,建立激励机制,组织开展劳动技能和劳动成果展示、劳动竞赛等活动,全面客观记录课内外劳动过程和结果,加强实际劳动技能和价值体认情况的考核。建立公示、审核制度,确保记录真实可靠。把劳动素养评价结果作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情况的重要内容,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和毕业依据,作为高一级学校录取的重要参考或依据。

(三)广泛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引导家长转变观念,抓住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实践机会,建立家庭劳动教育清单,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一起做”,每学期利用周末或寒暑假开展1次家庭劳动实践体验,每年学会1至2项生活劳动技能。鼓励学生利用节假日参加各种社会劳动。家庭要树立崇尚劳动的良好家风,家长要通过日常生活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让学生养成从小爱劳动的好习惯。

学校要发挥在劳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学校要切实承担劳动教育主体责任,明确实施机构和人员,开齐开足劳动教育课程,不得挤占、挪用劳动实践时间。明确学校劳动教育要求,着重引导学生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系统学习掌握必要的劳动技能。根据学生身体发育情况,科学设计课内外劳动项目,采取灵活多样形式,激发学生劳动的内在需求和动力。可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统筹安排课内外时间。组织实施好劳动周,小学低中年级以校园劳动为主,小学高年级和中学可适当走向社会、参与集中劳动。

社会要发挥在劳动教育中的支持作用。充分利用社会各方面资源,结合党和国家重要纪念日、团队日活动、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研学旅行等,营造良好的劳动文化和劳动教育氛围,组织学生参与公益活动,投身志愿服务,经历劳动过程,体验劳动的社会价值,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

(四)着力提升劳动教育支撑保障能力。结合当前XX市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际,在专家论证的基础上,全市遴选10所市级中小学劳动教育基地,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形成多层级的实践基地网络、多形态的实践基地群、多模式的实践基地建设机制。支持学校劳动教育设施标准化建设,逐步建好配齐劳动实践教室、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真实劳动场景,让每个学生亲历劳动过程。

(五)多举措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采取多种措施,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根据学校劳动教育需要,为学校配备必要的专任教师。设立劳模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荣誉教师岗位等,聘请相关行业专业人士担任劳动实践指导教师。把劳动教育纳入教师培训内容,开展全员培训,强化每位教师的劳动意识、劳动观念,提升实施劳动教育的自觉性,对承担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师进行专项培训,提高劳动教育专业化水平。建立健全劳动教育教师工作考核体系,分类完善评价标准。

四、保障机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市直各学校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规划好新时代劳动教育内容、途径、方式和评价等,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学生劳动教育课程保障机制,规范和引导学校加强劳动教育活动。要把劳动教育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对劳动教育进行科学规划,制定落实方案和工作措施,明确劳动教育目标内容、课时安排、主要劳动实践活动安排、劳动教育过程组织与指导及考核评价办法等,确保劳动教育的时间、师资、经费。市级财政将为每所市级基地提供100万元经费支持,促进基地建设和软件提升。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也要积极争取当地财政支持。

(二)注重安全管理。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市直各学校要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劳动教育风险分散机制,保障劳动教育正常开展。加强对师生的劳动安全教育,建立健全安全教育与管理并重的劳动安全保障体系。组织开展校外劳动教育活动要做到“活动有方案,行前有备案,应急有预案”。要依据学生身心发育情况,适度安排劳动强度、时长,切实关注劳动任务及场所设施的适宜性。科学评估劳动实践活动的安全风险,认真排查、清除学生劳动实践中的各种隐患。强化劳动过程每个岗位的管理,明确各方责任,防患于未然。制定劳动实践活动风险防控预案,完善应急与事故处理机制。要特别关注劳动过程中的卫生隐患,按照疾控、卫生健康部门及行业有关规定,采取相应措施,切实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

(三)强化督导检查。将劳动教育纳入教育督导体系,纳入中小学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内容,完善督导办法,定期对学校开展劳动教育情况进行督导,作为对学校及其主要负责人考核奖惩的依据,加强劳动教育质量监测,强化反馈和指导。

(四)加大宣传引导。加强劳动教育科学研究,扩大劳动教育宣传,及时总结推广劳动教育典型经验和优秀案例,组织开展劳动教育现场经验交流会和成果展示活动,大力宣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典型人物和事迹,弘扬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主旋律,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劳动教育的良好氛围。

请各县(市、区)结合当前实际,组织中小学校开展好劳动教育工作,指导并规划一批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在专家论证和组织学生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广泛宣传发动,积极推选申报市级中小学劳动教育基地。基地申报表和县级教育、财政部门出具的论证报告,于10月10日前分别上报市教育体育局和市财政局。

小学生劳动教育计划及实施方案篇5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依据区教育局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要求,全面加强我校中小学劳动教育,结合实际,特制定活动方案如下。

一、目标意义

根据区委、区政府《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若干措施》的要求。通过开展劳动教育,进一步强化我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全面落实劳动教育课程设置要求,扎实推进我校劳动教育再上一个新台阶,促进全校中小学生健康成长。

二、指导思想

为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做好开学教育,上好开学第一课,根据《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若干措施》的要求,以“劳动教育”为主题,全面培养学生必备的劳动能力,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为目的。

三、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四、开展对象

全校中小学生

五、活动内容

(一)组织收看劳动教育《开学第一课》

1、明确《开学第一课》主题

2022年春季学期《开学第一课》以“劳动教育”为主题,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培养必备的劳动能力,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形成各学段依次递进、贯通一致的劳动教育制度,把劳动教育任务落到实处。通过学部、年级、班级依次推进的形式,以班级为单位,班主任组织学生和家长观看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以直观生动的视频呈现方式引导学生树立热爱劳动的观念,培养学生的必备劳动能力以养成热爱劳动的行为习惯和品质。

2、用好优质视频公开课

采用线下教育和线上教育结合的方式,结合劳动教育教学资源库,利用好小学1-6年级、初中7-9年级优质视频公开课,提升广大教师将信息技术与劳动教育深度融合的意识、水平和能力,培养学生运用互联网自主学习的习惯,通过在线学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应用视频公开课,不断提高劳动教育教学质量。

(二)严格落实劳动教育课程

为全面落实劳动教育课程设置要求,小学和初中各年级课程设置上增设每周一节劳动教育课;实行家校联合监督机制,保证学校中小学生每周课外活动和家庭生活中的劳动实践时间为:小学1-2年级每周不少于2小时,其他年级每周不少于3小时;开展每学年中小学劳动周活动,由部门组织实施,以专题讲座、主题演讲、劳动技能竞赛、劳动成果展示、劳动项目实践等形式开展。其中小学低年级以校内为主,小学高年级和中学以兼顾校内外为主。采用实践结合理论的形式,为学生提供了解劳动、参与劳动、热爱劳动的学习机会,在活动实践中提高学生热爱劳动的意识、充分发挥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三)开发优质特色劳动教育课程资源

结合小学、初中各部实际,挖掘本地传统劳动特色,将劳动教育纳入校本课程教材,在学科教学和相关教育活动中融入劳动教育内容。将劳动教育纳入德育共同体建设,丰富中小学劳动教育特色课程。

(四)开展校内劳动实践教育

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渗透劳动教育,建立健全学生参与校园卫生保洁、绿化美化等劳动活动的机制,上好一节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班团队会、组织一场劳模报告会、举办一次劳动技能比赛等,邀请劳动模范、能工巧匠、技术能手、非遗传承人等走进学校,丰富学生劳动体验。针对学生年龄特点,开展与劳动有关的学生社团、手工制作等特色劳动实践教育。

(五)拓展校外劳动实践教育

将校外劳动实践教育纳入学校教育工作计划,小学部高年级和初中部每学期安排一定时间的校外劳动实践教育活动,每学年设立劳动周。根据实际组织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参加适当的农业生产劳动,为学生提供校外劳动实践机会。

(六)开展家庭劳动实践教育

有计划地引导家长抓住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实践机会,鼓励孩子参与家务劳动,掌握必要家务劳动技能,每学期有针对性地学会洗衣、做饭、烹饪等1-2项生活技能,定期组织开展学生生活技能展示、举办生活技能比赛。

(七)强化劳动教育安全保障

加强对师生的劳动安全教育,强化劳动风险意识,建立健全安全教育与管理并重的劳动安全保障体系。制定劳动实践活动风险防控预案,完善应急与事故处理机制,科学评估劳动实践活动的安全风险,制定安全、科学的操作规范,强化对劳动过程每个岗位的管理,明确各方责任,防患于未然。

小学生劳动教育计划及实施方案篇6

一、活动目的

以五月劳动节为契机,开展以“我劳动,我光荣”为主线的劳动实践教育活动,让学生通过学习、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和生活实践能力,体验劳动所带来的快乐,知道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劳动最光荣,树立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自主意识,激发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提高劳动本领,感受劳动的乐趣,体验劳动的价值,同时也为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劳逸结合中获得健康、全面的发展;同时,让学生体会到爸爸、妈妈和老师劳动的辛苦,做到尊敬长辈,热爱长辈。

二、参加对象

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劳动实践教育活动,原则上要求全员参与,有病或特殊体质不能参加者班主任要说明情况。

三、活动设计

(一)召开一次主题班会活动

向学生宣传五一节的由来及意义。

(二)开展一次美化校园、净化教室活动

各班组织学生对教室、楼道、校园进行一次大扫除活动。

(三)开展一次“家务我来做,争当小能手”家务实践教育活动

低年级以“叠衣服、洗袜子、洗红领巾、择菜、洗脚”等家务实践活动为主;中年级以“叠衣服、叠被子、扫地、拖地”等街舞实践活动为主;高年级以“洗衣服、做饭、炒菜、拖地、整理房间”等家务实践活动为主。同时要求家长拍图片发到班级群里,进行评比。

(四)开展一次劳模人物进校园活动

通过聘请劳模人物进校园、观看劳模人物事迹视频或观看劳模表彰视频等形式,学习劳模精神,弘扬中国精神。

(五)举办一次手抄报比赛活动

各班分别制作一期“五一节”手抄报,要求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能够体现劳动节的内涵,倡导同学们热爱劳动,从我做起,积极参加劳动。(每班5份)

(六)举行一次征文活动

以“劳动光荣,奉献最美”为主题,进行有奖征文比赛,要求:结合自己的亲身参加的劳动,写出真实的体会,不少于500字。

小学生劳动教育计划及实施方案篇7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共贵州省委办公厅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和《毕节市教育局关于“一校一案”建立中小学校劳动教育清单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明确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内容、途径和具体要求,现就结合我校实际,特拟写此方案。

劳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劳动教育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和问题,中小学生劳动机会减少、劳动意识缺乏,出现了一些学生轻视劳动、不会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现象。为此,我校立足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从小培养劳动习惯入手,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

一、明确劳动教育的主要目标

通过劳动教育,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积极的劳动态度,培养他们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精神,为他们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础。

二、坚持劳动教育的基本原则

充分发挥劳动综合育人功能,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1、坚持思想引领。劳动教育既要让学生学习必要的劳动知识和技能,更要通过劳动帮助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2、坚持有机融入。有效发挥学科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劳动教育功能,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形成劳动光荣、劳动伟大的正确观念。

3、坚持实际体验。让学生直接参与劳动过程,增强劳动感受,体会劳动艰辛,分享劳动喜悦,掌握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提高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坚持适当适度。根据学生年龄特征、性别差异、身体状况等特点,选择合适的劳动项目和内容,安排适度的劳动时间和强度,做好劳动保护,确保学生人身安全。

三、实施步骤和策略。

1、讲解说教,形成热爱劳动导向。

通过班队课、综合实践课、家长会等多渠道,对学生进行劳动意识强化教育。如:利用班队会,开展以热爱劳动为主题的班队会,展开讨论,深入理解什么叫“劳动”?怎样做才算是热爱劳动。教师可以给学生讲古代名人爱劳动的故事,还可以讲近代名人的劳动故事,再是选择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关爱劳动、良好行为习惯等内涵的古诗文,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使学生从小在朗朗的诵读中受到我国传统美德熏陶,体会自己的行为,增强诚信意识。同时争取家长的支持,使学生和父母共同努力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榜样激励,引导热爱劳动理念。

小学生具有模仿榜样的特点。其一教师的言行举止、思想品质,是学生学习、模仿的榜样,教师的言行对学生起着不可估量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应以身立教,以德育德,以行导行,用爱和诚感染学生,用言和行引导学生,用自身的劳动行为来为人师表;其二我们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有关热爱劳动的典型案例、典型人物、先进人物,通过报告会、座谈会,上门参观、走访等形式,感受劳动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

3、家校配合,共造热爱劳动的环境

开展校内劳动。

在学校日常运行中渗透劳动教育,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卫生保洁和绿化美化。开辟专门区域种植花草,让班级、学生认领责任区域,予以精心呵护。大力开展与劳动有关的兴趣小组、社团活动,进行手工制作、班务整理、书包整理、队角装饰等实践活动。广泛组织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班队会、手工劳技展演,提高学生的劳动意识。

组织校外劳动。

将校外劳动纳入学校的教育工作计划,安排一定时间的农业生产、服务业实习等劳动实践。充分利用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综合实践基地等资源,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劳动实践。

鼓励家务劳动。

教育学生自己事情自己做,家里事情帮着做,弘扬优良家风,参与孝亲、敬老、爱幼等方面的劳动。学校应安排适量的家务劳动的项目化学习内容、有关劳动的家庭作业,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布置择菜、洗碗、洗衣、扫地、整理等力所能及的家务。

4、强化措施,规范劳动行为。

在学生对劳动有一定理解的基础上,教师不但要做出榜样,还要及时地规范学生的劳动行为。一是要加强预防,防微杜渐,及时纠正不良行为。二是要及时鼓励表扬。三是要循序渐进。以少先队活动课、劳技课为抓手,根据低、中、高年级学生不同年龄及心理特点,在学校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中分层次、有梯度地对学生进行劳动习惯的培养与训练。每学期的劳动训练有重点、有要求,有落实、有检查、有总结。为了使学生形成稳定的劳动习惯,我们注意采取学生自我管理(文明卫生岗值日制度)、自我评估(学校、家庭评比表)等方法,进行自我教育,发挥的学生主体能动作用。除了每天轮流的常规值日外,学校每周五下午为固定的大扫除时间,每到这一天,老师们都能精心组织,学生全员参与,促进和强化学生将养成的劳动习惯由自觉状态走向自主、自动,把外显的动力逐步内化为个性品质,逐渐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小学生劳动教育计划及实施方案篇8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依据区教育局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要求,全面加强我校中小学劳动教育,结合实际,特制定活动方案如下。

一、目标意义

根据区委、区政府《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若干措施》的要求。通过开展劳动教育,进一步强化我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全面落实劳动教育课程设置要求,扎实推进我校劳动教育再上一个新台阶,促进全校中小学生健康成长。

二、指导思想

为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做好开学教育,上好开学第一课,根据《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若干措施》的要求,以“劳动教育”为主题,全面培养学生必备的劳动能力,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为目的。

三、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四、开展对象

全校中小学生

五、活动内容

(一)组织收看劳动教育《开学第一课》

1、明确《开学第一课》主题

2022年春季学期《开学第一课》以“劳动教育”为主题,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培养必备的劳动能力,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形成各学段依次递进、贯通一致的劳动教育制度,把劳动教育任务落到实处。通过学部、年级、班级依次推进的形式,以班级为单位,班主任组织学生和家长观看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以直观生动的视频呈现方式引导学生树立热爱劳动的观念,培养学生的必备劳动能力以养成热爱劳动的行为习惯和品质。

2、用好优质视频公开课

采用线下教育和线上教育结合的方式,结合劳动教育教学资源库,利用好小学1-6年级、初中7-9年级优质视频公开课,提升广大教师将信息技术与劳动教育深度融合的意识、水平和能力,培养学生运用互联网自主学习的习惯,通过在线学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应用视频公开课,不断提高劳动教育教学质量。

(二)严格落实劳动教育课程

为全面落实劳动教育课程设置要求,小学和初中各年级课程设置上增设每周一节劳动教育课;实行家校联合监督机制,保证学校中小学生每周课外活动和家庭生活中的劳动实践时间为:小学1-2年级每周不少于2小时,其他年级每周不少于3小时;开展每学年中小学劳动周活动,由部门组织实施,以专题讲座、主题演讲、劳动技能竞赛、劳动成果展示、劳动项目实践等形式开展。其中小学低年级以校内为主,小学高年级和中学以兼顾校内外为主。采用实践结合理论的形式,为学生提供了解劳动、参与劳动、热爱劳动的学习机会,在活动实践中提高学生热爱劳动的意识、充分发挥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三)开发优质特色劳动教育课程资源

结合小学、初中各部实际,挖掘本地传统劳动特色,将劳动教育纳入校本课程教材,在学科教学和相关教育活动中融入劳动教育内容。将劳动教育纳入德育共同体建设,丰富中小学劳动教育特色课程。

(四)开展校内劳动实践教育

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渗透劳动教育,建立健全学生参与校园卫生保洁、绿化美化等劳动活动的机制,上好一节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班团队会、组织一场劳模报告会、举办一次劳动技能比赛等,邀请劳动模范、能工巧匠、技术能手、非遗传承人等走进学校,丰富学生劳动体验。针对学生年龄特点,开展与劳动有关的学生社团、手工制作等特色劳动实践教育。

(五)拓展校外劳动实践教育

将校外劳动实践教育纳入学校教育工作计划,小学部高年级和初中部每学期安排一定时间的校外劳动实践教育活动,每学年设立劳动周。根据实际组织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参加适当的农业生产劳动,为学生提供校外劳动实践机会。

(六)开展家庭劳动实践教育

有计划地引导家长抓住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实践机会,鼓励孩子参与家务劳动,掌握必要家务劳动技能,每学期有针对性地学会洗衣、做饭、烹饪等1-2项生活技能,定期组织开展学生生活技能展示、举办生活技能比赛。

(七)强化劳动教育安全保障

加强对师生的劳动安全教育,强化劳动风险意识,建立健全安全教育与管理并重的劳动安全保障体系。制定劳动实践活动风险防控预案,完善应急与事故处理机制,科学评估劳动实践活动的安全风险,制定安全、科学的操作规范,强化对劳动过程每个岗位的管理,明确各方责任,防患于未然。

小学生劳动教育计划及实施方案篇9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共贵州省委办公厅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和《毕节市教育局关于“一校一案”建立中小学校劳动教育清单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明确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内容、途径和具体要求,现就结合我校实际,特拟写此方案。

劳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劳动教育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和问题,中小学生劳动机会减少、劳动意识缺乏,出现了一些学生轻视劳动、不会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现象。为此,我校立足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从小培养劳动习惯入手,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

一、明确劳动教育的主要目标

通过劳动教育,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积极的劳动态度,培养他们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精神,为他们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础。

二、坚持劳动教育的基本原则

充分发挥劳动综合育人功能,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1、坚持思想引领。劳动教育既要让学生学习必要的劳动知识和技能,更要通过劳动帮助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2、坚持有机融入。有效发挥学科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劳动教育功能,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形成劳动光荣、劳动伟大的正确观念。

3、坚持实际体验。让学生直接参与劳动过程,增强劳动感受,体会劳动艰辛,分享劳动喜悦,掌握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提高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坚持适当适度。根据学生年龄特征、性别差异、身体状况等特点,选择合适的劳动项目和内容,安排适度的劳动时间和强度,做好劳动保护,确保学生人身安全。

三、实施步骤和策略。

1、讲解说教,形成热爱劳动导向。

通过班队课、综合实践课、家长会等多渠道,对学生进行劳动意识强化教育。如:利用班队会,开展以热爱劳动为主题的班队会,展开讨论,深入理解什么叫“劳动”?怎样做才算是热爱劳动。教师可以给学生讲古代名人爱劳动的故事,还可以讲近代名人的劳动故事,再是选择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关爱劳动、良好行为习惯等内涵的古诗文,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使学生从小在朗朗的诵读中受到我国传统美德熏陶,体会自己的行为,增强诚信意识。同时争取家长的支持,使学生和父母共同努力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榜样激励,引导热爱劳动理念。

小学生具有模仿榜样的特点。其一教师的言行举止、思想品质,是学生学习、模仿的榜样,教师的言行对学生起着不可估量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应以身立教,以德育德,以行导行,用爱和诚感染学生,用言和行引导学生,用自身的劳动行为来为人师表;其二我们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有关热爱劳动的典型案例、典型人物、先进人物,通过报告会、座谈会,上门参观、走访等形式,感受劳动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

3、家校配合,共造热爱劳动的环境

开展校内劳动。

在学校日常运行中渗透劳动教育,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卫生保洁和绿化美化。开辟专门区域种植花草,让班级、学生认领责任区域,予以精心呵护。大力开展与劳动有关的兴趣小组、社团活动,进行手工制作、班务整理、书包整理、队角装饰等实践活动。广泛组织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班队会、手工劳技展演,提高学生的劳动意识。

组织校外劳动。

将校外劳动纳入学校的教育工作计划,安排一定时间的农业生产、服务业实习等劳动实践。充分利用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综合实践基地等资源,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劳动实践。

鼓励家务劳动。

教育学生自己事情自己做,家里事情帮着做,弘扬优良家风,参与孝亲、敬老、爱幼等方面的劳动。学校应安排适量的家务劳动的项目化学习内容、有关劳动的家庭作业,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布置择菜、洗碗、洗衣、扫地、整理等力所能及的家务。

4、强化措施,规范劳动行为。

在学生对劳动有一定理解的基础上,教师不但要做出榜样,还要及时地规范学生的劳动行为。一是要加强预防,防微杜渐,及时纠正不良行为。二是要及时鼓励表扬。三是要循序渐进。以少先队活动课、劳技课为抓手,根据低、中、高年级学生不同年龄及心理特点,在学校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中分层次、有梯度地对学生进行劳动习惯的培养与训练。每学期的劳动训练有重点、有要求,有落实、有检查、有总结。为了使学生形成稳定的劳动习惯,我们注意采取学生自我管理(文明卫生岗值日制度)、自我评估(学校、家庭评比表)等方法,进行自我教育,发挥的学生主体能动作用。除了每天轮流的常规值日外,学校每周五下午为固定的大扫除时间,每到这一天,老师们都能精心组织,学生全员参与,促进和强化学生将养成的劳动习惯由自觉状态走向自主、自动,把外显的动力逐步内化为个性品质,逐渐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小学生劳动教育计划及实施方案篇10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发〔20XX〕7号)、《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和《教育部关于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教材〔20XX〕4号)文件精神以及省教育厅关于劳动教育工作要求,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功能,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以下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学生生活实际,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创新体制机制,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工作目标

准确把握育人导向,遵循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拓宽劳动教育途径,整合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力量。家庭劳动教育要日常化,学校劳动教育要规范化,社会劳动教育要多样化,形成协同育人格局。全面提高学生劳动素养,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具有必备的劳动能力,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和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

三、重点任务

(一)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系统加强劳动教育。根据各学段特点,在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科学设定劳动类型,明确劳动任务清单,将社会劳动体验与家务劳动、校内劳动与校外劳动贯穿全过程;强调身心参与,注重手脑并用,实现知行合一,建设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针对性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中小学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学校要对学生每天课外校外劳动时间作出规定。除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外,其他课程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中小学每学年设立劳动周,可在学年内或寒暑假自主安排,以集体劳动为主。

(二)健全劳动素养评价制度。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分学段制定评价标准,建立激励机制,组织开展劳动技能和劳动成果展示、劳动竞赛等活动,全面客观记录课内外劳动过程和结果,加强实际劳动技能和价值体认情况的考核。建立公示、审核制度,确保记录真实可靠。把劳动素养评价结果作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情况的重要内容,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和毕业依据,作为高一级学校录取的重要参考或依据。

(三)广泛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引导家长转变观念,抓住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实践机会,建立家庭劳动教育清单,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一起做”,每学期利用周末或寒暑假开展1次家庭劳动实践体验,每年学会1至2项生活劳动技能。鼓励学生利用节假日参加各种社会劳动。家庭要树立崇尚劳动的良好家风,家长要通过日常生活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让学生养成从小爱劳动的好习惯。

学校要发挥在劳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学校要切实承担劳动教育主体责任,明确实施机构和人员,开齐开足劳动教育课程,不得挤占、挪用劳动实践时间。明确学校劳动教育要求,着重引导学生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系统学习掌握必要的劳动技能。根据学生身体发育情况,科学设计课内外劳动项目,采取灵活多样形式,激发学生劳动的内在需求和动力。可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统筹安排课内外时间。组织实施好劳动周,小学低中年级以校园劳动为主,小学高年级和中学可适当走向社会、参与集中劳动。

社会要发挥在劳动教育中的支持作用。充分利用社会各方面资源,结合党和国家重要纪念日、团队日活动、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研学旅行等,营造良好的劳动文化和劳动教育氛围,组织学生参与公益活动,投身志愿服务,经历劳动过程,体验劳动的社会价值,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

(四)着力提升劳动教育支撑保障能力。结合当前XX市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际,在专家论证的基础上,全市遴选10所市级中小学劳动教育基地,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形成多层级的实践基地网络、多形态的实践基地群、多模式的实践基地建设机制。支持学校劳动教育设施标准化建设,逐步建好配齐劳动实践教室、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真实劳动场景,让每个学生亲历劳动过程。

(五)多举措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采取多种措施,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根据学校劳动教育需要,为学校配备必要的专任教师。设立劳模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荣誉教师岗位等,聘请相关行业专业人士担任劳动实践指导教师。把劳动教育纳入教师培训内容,开展全员培训,强化每位教师的劳动意识、劳动观念,提升实施劳动教育的自觉性,对承担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师进行专项培训,提高劳动教育专业化水平。建立健全劳动教育教师工作考核体系,分类完善评价标准。

四、保障机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市直各学校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规划好新时代劳动教育内容、途径、方式和评价等,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学生劳动教育课程保障机制,规范和引导学校加强劳动教育活动。要把劳动教育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对劳动教育进行科学规划,制定落实方案和工作措施,明确劳动教育目标内容、课时安排、主要劳动实践活动安排、劳动教育过程组织与指导及考核评价办法等,确保劳动教育的时间、师资、经费。市级财政将为每所市级基地提供100万元经费支持,促进基地建设和软件提升。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也要积极争取当地财政支持。

(二)注重安全管理。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市直各学校要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劳动教育风险分散机制,保障劳动教育正常开展。加强对师生的劳动安全教育,建立健全安全教育与管理并重的劳动安全保障体系。组织开展校外劳动教育活动要做到“活动有方案,行前有备案,应急有预案”。要依据学生身心发育情况,适度安排劳动强度、时长,切实关注劳动任务及场所设施的适宜性。科学评估劳动实践活动的安全风险,认真排查、清除学生劳动实践中的各种隐患。强化劳动过程每个岗位的管理,明确各方责任,防患于未然。制定劳动实践活动风险防控预案,完善应急与事故处理机制。要特别关注劳动过程中的卫生隐患,按照疾控、卫生健康部门及行业有关规定,采取相应措施,切实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

(三)强化督导检查。将劳动教育纳入教育督导体系,纳入中小学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内容,完善督导办法,定期对学校开展劳动教育情况进行督导,作为对学校及其主要负责人考核奖惩的依据,加强劳动教育质量监测,强化反馈和指导。

(四)加大宣传引导。加强劳动教育科学研究,扩大劳动教育宣传,及时总结推广劳动教育典型经验和优秀案例,组织开展劳动教育现场经验交流会和成果展示活动,大力宣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典型人物和事迹,弘扬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主旋律,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劳动教育的良好氛围。

请各县(市、区)结合当前实际,组织中小学校开展好劳动教育工作,指导并规划一批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在专家论证和组织学生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广泛宣传发动,积极推选申报市级中小学劳动教育基地。基地申报表和县级教育、财政部门出具的论证报告,于10月10日前分别上报市教育体育局和市财政局。

小学生劳动教育计划及实施方案篇11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发〔20XX〕7号)、《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和《教育部关于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教材〔20XX〕4号)文件精神以及省教育厅关于劳动教育工作要求,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功能,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以下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学生生活实际,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创新体制机制,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工作目标

准确把握育人导向,遵循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拓宽劳动教育途径,整合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力量。家庭劳动教育要日常化,学校劳动教育要规范化,社会劳动教育要多样化,形成协同育人格局。全面提高学生劳动素养,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具有必备的劳动能力,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和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

三、重点任务

(一)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系统加强劳动教育。根据各学段特点,在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科学设定劳动类型,明确劳动任务清单,将社会劳动体验与家务劳动、校内劳动与校外劳动贯穿全过程;强调身心参与,注重手脑并用,实现知行合一,建设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针对性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中小学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学校要对学生每天课外校外劳动时间作出规定。除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外,其他课程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中小学每学年设立劳动周,可在学年内或寒暑假自主安排,以集体劳动为主。

(二)健全劳动素养评价制度。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分学段制定评价标准,建立激励机制,组织开展劳动技能和劳动成果展示、劳动竞赛等活动,全面客观记录课内外劳动过程和结果,加强实际劳动技能和价值体认情况的考核。建立公示、审核制度,确保记录真实可靠。把劳动素养评价结果作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情况的重要内容,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和毕业依据,作为高一级学校录取的重要参考或依据。

(三)广泛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引导家长转变观念,抓住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实践机会,建立家庭劳动教育清单,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一起做”,每学期利用周末或寒暑假开展1次家庭劳动实践体验,每年学会1至2项生活劳动技能。鼓励学生利用节假日参加各种社会劳动。家庭要树立崇尚劳动的良好家风,家长要通过日常生活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让学生养成从小爱劳动的好习惯。

学校要发挥在劳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学校要切实承担劳动教育主体责任,明确实施机构和人员,开齐开足劳动教育课程,不得挤占、挪用劳动实践时间。明确学校劳动教育要求,着重引导学生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系统学习掌握必要的劳动技能。根据学生身体发育情况,科学设计课内外劳动项目,采取灵活多样形式,激发学生劳动的内在需求和动力。可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统筹安排课内外时间。组织实施好劳动周,小学低中年级以校园劳动为主,小学高年级和中学可适当走向社会、参与集中劳动。

社会要发挥在劳动教育中的支持作用。充分利用社会各方面资源,结合党和国家重要纪念日、团队日活动、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研学旅行等,营造良好的劳动文化和劳动教育氛围,组织学生参与公益活动,投身志愿服务,经历劳动过程,体验劳动的社会价值,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

(四)着力提升劳动教育支撑保障能力。结合当前XX市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际,在专家论证的基础上,全市遴选10所市级中小学劳动教育基地,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形成多层级的实践基地网络、多形态的实践基地群、多模式的实践基地建设机制。支持学校劳动教育设施标准化建设,逐步建好配齐劳动实践教室、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真实劳动场景,让每个学生亲历劳动过程。

(五)多举措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采取多种措施,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根据学校劳动教育需要,为学校配备必要的专任教师。设立劳模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荣誉教师岗位等,聘请相关行业专业人士担任劳动实践指导教师。把劳动教育纳入教师培训内容,开展全员培训,强化每位教师的劳动意识、劳动观念,提升实施劳动教育的自觉性,对承担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师进行专项培训,提高劳动教育专业化水平。建立健全劳动教育教师工作考核体系,分类完善评价标准。

四、保障机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市直各学校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规划好新时代劳动教育内容、途径、方式和评价等,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学生劳动教育课程保障机制,规范和引导学校加强劳动教育活动。要把劳动教育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对劳动教育进行科学规划,制定落实方案和工作措施,明确劳动教育目标内容、课时安排、主要劳动实践活动安排、劳动教育过程组织与指导及考核评价办法等,确保劳动教育的时间、师资、经费。市级财政将为每所市级基地提供100万元经费支持,促进基地建设和软件提升。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也要积极争取当地财政支持。

(二)注重安全管理。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市直各学校要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劳动教育风险分散机制,保障劳动教育正常开展。加强对师生的劳动安全教育,建立健全安全教育与管理并重的劳动安全保障体系。组织开展校外劳动教育活动要做到“活动有方案,行前有备案,应急有预案”。要依据学生身心发育情况,适度安排劳动强度、时长,切实关注劳动任务及场所设施的适宜性。科学评估劳动实践活动的安全风险,认真排查、清除学生劳动实践中的各种隐患。强化劳动过程每个岗位的管理,明确各方责任,防患于未然。制定劳动实践活动风险防控预案,完善应急与事故处理机制。要特别关注劳动过程中的卫生隐患,按照疾控、卫生健康部门及行业有关规定,采取相应措施,切实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

(三)强化督导检查。将劳动教育纳入教育督导体系,纳入中小学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内容,完善督导办法,定期对学校开展劳动教育情况进行督导,作为对学校及其主要负责人考核奖惩的依据,加强劳动教育质量监测,强化反馈和指导。

(四)加大宣传引导。加强劳动教育科学研究,扩大劳动教育宣传,及时总结推广劳动教育典型经验和优秀案例,组织开展劳动教育现场经验交流会和成果展示活动,大力宣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典型人物和事迹,弘扬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主旋律,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劳动教育的良好氛围。

请各县(市、区)结合当前实际,组织中小学校开展好劳动教育工作,指导并规划一批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在专家论证和组织学生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广泛宣传发动,积极推选申报市级中小学劳动教育基地。基地申报表和县级教育、财政部门出具的论证报告,于10月10日前分别上报市教育体育局和市财政局。

推荐访问:劳动教育 实施方案 小学生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