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优公文网 - www.hanzhu666.com 2024年05月17日 11:57 星期五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幼儿教师观察与评价能力(5篇)

作者: 浏览数: 发布时间:2023-05-04 10:24:02

篇一:幼儿教师观察与评价能力

  

  浅谈幼儿教师的观察能力与评价能力

  教师的能力素质是指幼儿教师履行自己职责,完成教育任务的实际工作本质,是指教师的渊博知识,工作热情得以充分发挥,有效地开发学生只能的必要条件。要做一名合格教师必须具有多方面的能力,传统的概念教师只要有一定的知识,有专业技能就够了,但现代化的教育要教师具有更多的能力、更高的素质。在众多的素质能力中,我认为最重要的,也是最难获得的就是对幼儿观察、了解及评价分析的能力。

  (一)观察、了解幼儿

  幼儿是教师工作的对象,善于了解幼儿是完成教育工作任务、实现教育目的、发挥艺术的先决条件。要想了解幼儿,就要对幼儿认真、细致地观察。观察能力是幼儿教师搞好教育工作不可缺少的能力素质,也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基本功。观察是最直接地了解幼儿,研究幼儿的最有效的办法,通过观察了解幼儿,教师不仅可以发现幼儿的个别特点,发现他们的长处和不足,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调整,做到因势利导、因材施教,而且教师的观察力也直接影响着幼儿观察力的培养。

  1、增强教育意识,加强对幼儿的观察

  今天我们指的幼儿教师观察能力是能从幼儿所表现的动作、语言、表情中,发现孩子身心变化、认知发展、情感需要等,这类观察我们有较多的教师是缺乏意识的。在带班过程中,教师们往往只顾自己完成教育任务,把事先安排好的内容一项项托出,至于孩子是怎么学的、怎么活动的、有什么困难等,一概不在教师的任务之中、一概不闻不问。

  在看教师的半日活动中经常可以找到这样的例子。在一次音乐活动中,一位中班教师弹起《小鸭,小鸡》的前奏,准备教幼儿这首歌,可是等她前奏弹完,小朋友都唱起来了,原来这首歌小朋友都在以前的托儿所学过了。这位年青的教师就像没有听到,继续自己管自己教,有条不紊,小朋友在下面坐不住了,有的讲话,有的做其他是事,还有的索性就在座位上打闹起来了,这次活动就在小朋友的嘈杂声中、打闹声中结束了。事后我在与她讲评本次活动时,问她自己的感觉,她说小朋友纪律不好,可我问她小朋友为什么纪律不好,她都讲不出。这位教师在活动中似乎将幼儿遗忘了,眼里只有自己和自己的活动设计,对幼儿的反映不闻不问。又如一次常识活动,教师采用智力竞赛的形式,以小组为单位,然后为小组第一名颁发奖状。这一组获奖后,老师表扬了他们,孩子们都很高兴,有一位小朋友不高兴,他说:“这不是我的。”我就问他为什么,他说:“我没有回答过问题,这不是我的。”活动结束后,我问这位教师感觉如何,她很高兴地说:“小朋友都很高兴,我也很开心。”我告诉她,有一位小朋友不开心你知道吗?她很茫然地看着我,教师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而个别幼儿的情绪视而不见。意大利著名幼儿教育专家蒙台梭利曾指出:“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有一双敏锐的眼睛。”一个不会观察的教师不是一个称职教师,这就要求幼儿教师具有敏锐的观察力,有观察每个幼儿的兴趣、爱好的意识,观察幼儿需要的是什么,这样才能避免教育工作的盲目性。教师要增强观察的意识,这就要求教师全身心投入教养工作,带班过程中人到、眼到、心到、神到,并要求教师沉浸到孩子中去,与孩子一起唱、一起跳、一起玩、一起想,杜绝静坐以待、自顾自忙的现象。教师每次要问问自己,今天孩子们表现怎么样?怎样变化?我是否对孩子们的行为、表情都注意到了?

  2、学会正确的观察方法,提高观察水平

  教师的观察能力是一种综合性的能力,不下一番工夫是不能获得的,对于一个有观察力的教师来说,学生的欢乐、兴奋、惊奇、疑惑、变窘和其他的内心活动的最细微表现都逃不过他的眼睛。幼儿教师也必须掌握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知识,具备敏锐的观察力,细微深入地通过幼儿的外部表现来了解幼儿的心理活动,并迅速准确地予以把握、解决问题。

  (1)注重观察的整体性

  许多教师在带班中也进行观察,在带领幼儿生活活动时,既要顾着教教室中的,又要看着厕所里的,还要兼顾走廊里的,可谓眼观四

  面、耳听八方了。但这种观察仅限于安全的防卫,着眼于不出事故,侧重于“遵守纪律”。教师这里瞧瞧,那里看看,至于孩子在活动过程中,语言、动作、思维如何,兴趣、情感、交往如何,动手动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一概不管。这种观察可以既是缺乏质量的观察,并不能及时了解幼儿,调整幼儿的活动。观察不等于随便看看,要知道教师的工作不只是让幼儿不出事,更重要的是让幼儿在体、智、德、美各方面有所提高,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

  许多教师在观察时缺乏经验,不知该看什么,不会观察。年青的教师经常会碰到这样的问题,你问她是否注重观察,她会说我当然注意了,说得头头是道,可当你将看到的问题向她提出时,她会无所适从,有时还会说:“啊,这也要观察啊?”其实他们不知在看什么,不知选择何种项目或对哪些孩子进行观察,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较持久的知觉过程。教师先要有一个计划,我观察什么、怎么观察,这样才能有的放矢,而不是茫然失措。

  (3)做好观察记录

  幼儿的行为表现是随着他们身体状况、客观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要使观察的情况更符合实际,就要将观察结果及时记录下来,再进行汇总分析,这样能提高观察水平。

  教师在观察过程中,要不断增强自己的观察意识,要以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地观察和评价每个幼儿,观察、了解和评价是紧密联系的,通过评价教师能反映出观察的结果。

  (二)分析、评价能力

  评价能力是指幼儿教师以幼儿为对象,对幼儿的活动、幼儿在教育中的受益和所达到的水平做出判断的能力。教师具有评价能力,可以科学地、客观地了解本班教育工作情况和效果,以便总结优秀教育经验,或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来改善教育工作。对幼儿有直接影响的评价是对儿童的学习生活作出的评价,幼儿对于外界事物的认识正处于不断发展之中,教师的评价通过言行会对幼儿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如果这种影响是正确的、持续一致的,儿童就会逐渐形成对外界事物的正确认识;相反,如果这种影响中夹杂许多错误、偏见或是断断续续,则会给幼儿带来伤害,严重降低了教师的威信。

  1、教师要学会评价,善于运用评价手段

  评价应该说不是一个陌生的词,一个人的成长就是在别人评价中不断进步,但是如何来正确评价幼儿的行为,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首先,评价

  者要站在与被评价者同等的地位上来考虑问题。评价作为一种手段可以影响和教育幼儿,将评估活动与教育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实现教育目的。评价可以是多种方法的,可以是以教师为主的引导式评价,这样的评价可在幼儿中起导向作用,使幼儿的行为更具有目的性、主动性;可以是教师与幼儿共同参与的比较式评价,以幼儿自身为基础,注重活动过程,让幼儿在活动中发现问题,针对问题进行适时的分析比较,做出评析,使幼儿不断认识自己获得进步;也可以是以幼儿为主的感受式评析,应以幼儿的亲身感受为基础,它的内容并不完全来自于幼儿语言,而存在于幼儿亲身的感受中,产生评价,得到提高。

  许多教师在设计活动中,对如何引起兴趣,如何指导都精心设计,但对评价从来都是草草了事,有时甚至有句话带过,这其实是错误的。评价能反映幼儿的水平及许多心理特征,而且幼儿也能在评价中的很大的提高。经常老师会这样说:“今天大家做得都很好,老师真高兴。”如这类表面的一句话,并不能起到评价手段的教育作用,教师往往在随随便便地对待中丧失许多教育幼儿,让幼儿得到发展的机会。

  2、要对幼儿进行正确、合理的评价

  幼儿对教师的评价非常敏感,并且常常依据老师的评价方式作为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的重要依据。有时从孩子嘴里可听到:“你不乖,我不理你”,“你画得好,我和你做朋友”,他们的这些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态度。因此,教师在评价幼儿时,一定要做到公正。

  有些教师对那些平时不太聪明的幼儿抱有偏见,经常在他们答不上来时不耐烦,并加上一些不恰当的评语,如“怎么又错了”,“不

  动脑筋”等,这样做的后果就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这些孩子要么就不回答,要不就是对老师采取敌对态度,而且在班里形成了一种影响,会引起其他幼儿对这些孩子的嘲笑,甚至影响到其他家长对这些孩子的态度;有些教师的评价没有是非,既然你说不要随意批评,她就干脆不批评,我就说他好,不管孩子说得怎么样,总是一味肯定,使孩子没有了衡量是非的准绳,孩子不知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还有些老师的评价无关紧要,经常说些摸棱两可的话,既不说对、也不说错,孩子也糊里胡涂,你说拍手表扬他也拍手表扬,也不知表扬什么,极大地抑制了幼儿的创造性和主动性。

  教师的评价影响幼儿这是毋庸质疑的,应重视教育评价的作用。正确的评价不仅能满足儿童的成就感,还能巩固儿童的正确行为,更能激发幼儿学习的动机,增加信心。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要学习接受儿童的情感和个性,允许幼儿按自己的发展速度和学习方式去探索世界。教师应注意自己的情绪,避免不稳定的情绪对幼儿的暗示和作用,强化自己的责任心。要善于抓住孩上的“闪光点”,注意孩子每一点的进步,评价不等于给孩子打分,要深信我们所面对的是一群充满灵性与活力的,有充分发展潜能的个体。孩子由于年龄特点,受语言、思维水平的限制,使他们往往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考虑问题时要从幼儿实际出发,善于观察、善于理解;乐于观察、乐于理解。如果教师不屑去观察、了解,就会使幼儿感到受了委屈,对教师产生失望和距离。教师平时要注意观察幼儿、理解幼儿的要求,这样才能保证师幼之间交流渠道的畅通。

  观察和评价是不能分开的,没有细致的观察是难以做出正确的评价,作为现代的幼儿教师,要充分运用这二种教育手段。《规程》和《纲要》要求我们重视幼儿的主体地位,这也就是对我们提出了要了解幼儿的要求,也要求我们教师应提高这方面的能力和素质。优良的能力和素质不是天生的,也并非朝夕可得,它是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勤奋学习、勤于实践,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

篇二:幼儿教师观察与评价能力

  

  浅谈幼儿教师的观察能力

  摘要:观察是幼儿教师搞好教育工作所不可缺少的心理品质之一。《指南》中对幼儿学习和发展的整体性的重视以及对幼儿个性发展的关注,使人们对幼儿教师观察能力的重要性有了新认识。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重视教师观察能力就显得非常必要。

  关键词

  幼儿教育

  观察

  能力

  观察是教师搞好教育工作不可缺少的心理品质之一,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一个人的智慧应从观察天上和地下的实在的东西中来,同时观察越多,获得的知识越牢固”。实施教育,观察先行。幼儿教师应通过有目的、有计划针对性的观察,获得大量有关儿童的具体且真实的信息,理解和评价幼儿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对教育教学活动作出相应的调整,保证幼儿能够得到全面和谐地发展。学会科学地观察幼儿,是每个幼儿教师都必须掌握的教育技能。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很多教师没有掌握科学观察的方法,使观察的过程得不到完善,从而影响了观察的质量。

  一、幼儿教师观察能力的特点

  (一)

  客观性、敏锐性

  幼儿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要善于对所有孩子的学习情况、思维能力、认识能力、态度变化等方面进行观察,并且要避免受主观因素干扰[1],比如,某些思维定势、社会偏见、个人的情感等,全面地、公正地、实事求是地看待学生的变化,保证观察的真实性。

  教师的观察具有敏锐性是指教师善于从人们司空见惯、熟视无睹的现象中,快

  速准确地抓住学生的重要特征,善于捕捉转瞬即逝的现象和变化,能根据学生的某一瞬间捕捉到幼儿面部表情、个别行为,准确判断幼儿情绪的愿望。教师的所有心理品质中敏锐的观察力是不可或缺的,它能帮助教师及时预料到幼儿将要发生或出现的行为,从而采取有效的措施影响教育的进程,对于幼儿好的行为给予启发鼓励,而对于错误的行为及时终止,避免坏习惯的养成。孩子在一天天中长大,自身会发生很多的变化,作为幼儿教师必须有敏锐的观察能力,才可以从微小的变化中把握教育契机,教育好孩子。

  (二)精细性

  教师在观察幼儿活动过程中应具备从繁琐笼统的事物特征中看到细小而重要特征的能力,也就是观察要有精细性,既能看到树干,也能看到细枝末节,从而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与教育,以便长善救失,促使学生向正确的方向成长。

  1、教育细节观察

  教师千万不要小看那些四五岁的小孩子,他们有主见、有能力,会思考、会观察、会模仿。比如,在日常生活的各个生活环节中,他们时常会表现出一个个令人惊讶的细节,尽管其表现形式可能很是幼稚,但这些细节中往往蕴含着孩子的思想火花和闪光点。所以,作为教师,一定要善于观察抓住这样的生活教育细节,做到保育与教育并存,从每一个细节来分析孩子、引导孩子、鼓励孩子,同时应随机发挥应变能力,尊重孩子的个性[2],特别要尊重个别幼儿的奇特想法,否则就可能会扼杀孩子创造性和聪明才智,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

  2、教学细节观察

  在教学中,教师如何有效使用教具、学具,以及合理的布局、视线的高低、提问的设计、自身的精神状态,甚至是讲解演示时站立的位置、姿势等,都会直接

  影响到整个教学活动的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善于观察、关注孩子的细微变化,及时选择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如果大大咧咧、粗枝大叶,就很难收到预期的或者是事半功倍的理想教学效果。

  (三)

  整体性

  在带领幼儿生活活动时,幼儿教师要对所有的孩子都有照顾到,无论他是在教室中,还是在教师外,或是在厕所里,正所谓要“眼观四面、耳听八方”。可教师的这种观察往往局限于对于幼儿安全的保护,确保不出现意外,将重点放在了幼儿是否守纪律方面。教师这里瞧瞧,那里看看,至于孩子在活动过程中,语言、动作、思维如何,兴趣、情感、交往如何,动手动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一概不管。这种观察是缺乏质量的观察,并不能及时了解幼儿,调整幼儿的活动。观察不等于随便看看,要知道教师的工作不只是不让幼儿不出事,更重要的是让幼儿在德、体、智、美各方面有所提高,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

  、幼儿教师观察能力的培养

  (一)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

  由于许多教师在观察中经验的缺乏,不会观察,导致不知该看什么。特别是许多年轻教师,你问她是否注重对幼儿的观察,她会说我当然注意了,说得头头是道,可当你将看到的问题向她提出时,她会无所适从,有时还会说:“啊,这也要观察啊?”其实他们不知在看什么,不知选择何种项目或对哪些孩子进行观察,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较持久的知觉过程。教师先要有一个计划,我观察什么、怎么观察,这样才能有的放矢,而不是茫然失措。

  (二)

  做好观察记录

  新的课程观察要求我们了解孩子已有的经验,了解孩子是怎样学习的,而要真

  正了解孩子,就要做好观察记录。教师可将观察记录作为开展下一步工作的参考,从记录中教师也可以发现自己所安排给幼儿的活动是否与《指南》要求具有一致性。通过观察记录,教师能从中看到幼儿的发展变化,还可以其作为对幼儿形成性评价的根据,充分关注到幼儿个体发展的差异性。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参照观察记录,利用好观察记录,对于教师的教育工作的实施将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平时所做的观察记录还可以被应用到幼儿的形成性评价中。有一些记录可能没有什么价值,但其中必然有可以作为参考的基础性依据。这样会更有利于幼儿的成长,有利于教师关注幼儿间的差异性,有利于教师的长远教学。观察记录还有利于教师与家长进行沟通,共同面对孩子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共同努力想办法,帮助孩子更好的成长。观察记录的方法一般有三种:

  1、随机的记录

  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幼儿教师应随机将幼儿典型的活动行为进行记录,记录的对象不要局限在某一个孩子,要广泛的记录,体现出随机性,只要其有特殊行为的都要进行记录。在将客观事实写出时,我们应注意一下几方面。首先,为方便及时做好对幼儿的观察记录,幼儿教师必须随身带好笔和纸。其次,教师本人是幼儿活动行为的参与者之一,因此,对观察者自己的各种行为包括说话内容等也要做好记录。最后,教师要重点记录能引起我们思考的内容,对幼儿行为发生的时间、过程经过及幼儿的反应做好观察记录。

  2、实时的记录

  实时的记录主要应用在集体活动中,幼儿教师要将孩子在小组交流中的言语进行记录。教师通常可采用较大的挂历纸作为记录纸,可随时将记录纸张贴在墙面上,还可以贴在黑板中间,将教师记录的内容全部的展现在每个幼儿面前。选择适当的记录符号、图形、或者文字,这是实时记录不可缺少的要素。比如,记录一个星星、小红花可以用简笔画,对于较大的孩子,通常采取文字与图形结合的方法。

  3、对孩子作品的记录

  教师要关注孩子的作品,并将孩子口头讲述的作品做好记录。对于像绘画等作品可直接将记录写在作品旁边;对学生制作的艺术作品,可通过拍照并记录孩子的对作品的描述。通过获得客观的观察记录,教师就可以准确地对幼儿的发展进行评价。在课程设计中,也依据幼儿的学习方式进行设计,增强针对性,及时调整教育和学习目标。对观察记录的内容及时总结并与家长沟通,加强家园联系,共同促进每个孩子的健康成长。

  (三)注重因材施教

  所谓的因材施教,是指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在深入了解每个孩子的心理及个性特点后,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来达到教学目的。因材施教就是承认个体存在差异,正确对待这种差异,一切教育活动都要以幼儿的实际情况为依据,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发掘幼儿自身潜能,促进其良好的发展【4】。例如:我们从幼儿的能力来看,各年龄段的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表现是不同的,因此教师的观察也各有重点。

  例如:小班:小班幼儿由于正处于“占有欲”较强的阶段,所以他们不仅仅满足于摆弄玩具或者物品,更愿意将玩具据为己有,在他们的意识里认为,别人玩着的,我也要玩。因此,较小幼儿争夺玩具产生矛盾的情况会时有发生。如:在区域活动《多彩的世界》中我们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颜料让幼儿尝试用棉签画彩条,活动刚一开始,有的幼儿已把棉签都握在手中了,观察到这种情景,除了对幼儿进行教育之外,我们对材料的投放做了调整,不是把棉签都放在一起,而是给每个孩子提供了一份,这样幼儿就能顺利地画彩条了。

  中班:由于年龄的增长,认知能力的增强,他们对于活动的趣味性要求更高,但是儿童之间容易出现矛盾。如:根据主题活动《我找到了春天》我设置了语言

  区《美丽的春天》、操作区

  (借助辅助材料:纸、枝条、橡皮泥等制作春天),表演区(表演主题活动中的故事)王磊和刘文因为选择区域发生了冲突,刘文小朋友在表演故事的过程中,突然跑到王磊所在的操作区,把吴奇轩和别的小朋友制作的春天弄的乱七八糟,王磊很生气,刚想动武,被我及时拉住,刘文跑到老师前告状。观察到这一情景,老师问刘文这样做对不对,让他说明原因,耐心地给他讲道理,并让他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刘文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主动地向王磊道歉。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中班的孩子在游戏活动过程中虽然选择了一个区域,但是缺乏坚持性,想做的事情很多,想与别人进行交往但缺乏交往的技能,往往采取攻击性行为,引发矛盾的冲突。因此观察的重点应在幼儿之间的矛盾冲突上。

  大班:孩子的生活阅历变得更加丰富,处理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随着周围生活环境的变化,大龄幼儿的社交面变得越来越宽,有些幼儿甚至开始模仿大人间的行为方式,比如合作共享,这也是幼儿们走向成熟的初步表现。

  四、结论

  科学观察幼儿,是每位教师需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锤炼的基本功[5]。它要求教师以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指导自己的教育行为,不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际教育活动中,幼儿教师要加强对孩子观察的意识,做到充分了解孩子,这是所有教育活动开展的前提。对幼儿的观察要要做到长期且系统周密,并做好观察记录,只有这样才能获取有关孩子的最真实的第一手资料,从中发现孩子平时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纠正。经过不断的观察探索,我们的教师一定能够成长为一名成功的观察者和教育者!

篇三:幼儿教师观察与评价能力

  

  幼儿教师如何观察评价孩子

  【摘要】《幼儿教育指导纲要》对教师角色的新要求给幼儿教师素质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挑战。在众多的素质能力中,幼儿教师对幼儿观察、了解及评价分析的能力是一项重要的能力……

  【关键词】幼儿;幼儿教师;观察;评价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第四部分中指出“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不要手段”。随着幼教改革的发展,幼儿园课程教育的内容更具整合性、开放性和全面性,课程的开设强调关注幼儿学习兴趣和经验的获得,注重幼儿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纲要》对教师角色的新要求给幼儿教师素质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挑战。在众多的素质能力中,幼儿教师对幼儿观察、了解及评价分析的能力是一项重要的能力。

  一、观察、了解幼儿

  《纲要》指出“评价应自然地伴随着整个教育过程进行。综合采用观察、谈话、作品分析等多种方法”。为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提高我们的教育质量,就要对幼儿认真、细致地观察、了解幼儿。通过观察了解幼儿,教师不仅可以发现幼儿的个别特点,发现他们的长处和不足,对自已的教学进行调整。做因材施教。

  幼儿教师观察能力是要从幼儿所表现的动作、语言、表情中,发现孩子的身心变化、认知发展、情感等需要,在组织幼儿的一日活动中我们有较多的教师是缺乏有效的观察。在带班过程中,我们可

  以看到有的教师往往只顾自己完成教育任务,把事先安排好的内容一项项托出,至于孩子是怎么学的、怎么活动的、有什么困难等,~概不在教师的任务中。

  在一位教师组织的大班体育活动《勇斗海盗》中,大部分孩子扮演战士,几个孩子扮演海盗。邻国的城堡被海盗侵占了,扮演海盗的孩子关在了事先布置的城堡中,战士们帮助邻国的朋友夺城堡,前进的路途中有过独木桥(训练平衡)、钻山洞(钻爬训练)等等,老师带着战士愉快地活动着,开始扮演海盗的孩子笑嘻嘻地看着别的孩子活动,看着看着有的孩子想出来了,老师不让,说你们是海盗得呆在城堡里,这时调皮的孩子打闹了起来、胆小的孩子坐在地上噘起了嘴,老师这部分孩子的表现视而不见,仍高兴地带着战士按自己预设的环节进行……案例中老师被表面现象所迷惑(战士很喜欢参加活动),对表演海盗孩子的表情、行为视而不见,缺乏观察。

  意大利著名幼儿教育专家蒙台梭利曾指出:“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在组织活动中我们幼儿教师应观察每个每个幼儿的兴趣和爱好,观察幼儿需要的是什么,避免教育工作的盲目性,时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活动。

  二、分析、评价幼儿

  《纲要》指出“评价应自然地伴随着整个教育过程进行。综合采用观察、谈话、评价等多种方法”。这就要求我们幼儿教师具有较高的分析评价能力。评价能力可以科学地、客观地了解本班教育工作情况和效果,以便总结教育经验,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来改善我

  们的教育工作。在幼儿一日活动中,如何正确评价孩子,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1是学会评价。评价可以是多种方法的,可以是以教师为主的引导式评价,这样的评价可在幼儿中起导向作用,使幼儿的行为更具有目的性、主动性;可以是教师与幼儿共同参与的比较式评价,以幼儿自身为基础,注重活动过程,让幼儿在活动中发现问题,针对问题进行适时的分析比较,做出分析评价,使幼儿不断认识自己获得进步;也可以是以幼儿为主的感受式评析,应以幼儿的亲身感受为基础,它的内容并不完全来自于幼儿语言,而存在于幼儿亲身的感受中,产生评价,得到提高。

  2是对幼儿进行正确、合理的评价。幼儿对教师的评价非常敏感,并且常常依据老师的评价方式作为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的重要依据。正确的评价不仅能满足儿童的成就感,还能巩固儿童的正确行为,更能激发幼儿学习的动机,增加信心。善于抓住孩上的“闪光点”,注意孩子每一点的进步,评价不等于给孩子打分,要深信我们所面对的是一群充满灵性与活力的、充分发展潜能的个体。

  3是对孩子的评价可以是语言方面的,也可以是肢体语言方面的。在活动中,我们幼儿教师可以根据孩子的表现给予表情、肢体动作的评价,增进我们和孩子间的亲近感,让孩子更愿意和教师交往,参加各项活动,促进孩子的进步。

  观察了解幼儿、分析评介幼儿是我们幼儿教师不可缺的一项能力,在组织幼儿一日活动中,注意观察幼儿、了解幼儿的需要,做到

  人到、心到、眼到、神到、口到、行动到,时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活动,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每个孩子在原有水平正获得发展。

篇四:幼儿教师观察与评价能力篇五:幼儿教师观察与评价能力

  

  提高幼儿教师观察记录和评价水平(总6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提高幼儿教师观察记录和评价水平

  【摘要】“纲要”中明确指出:评价必须是在日常活动与教育教学过程中采用自然的方法进行,平时观察所获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幼儿行为表现,是评价的重要依据。观察能力是衡量一位教师专业的重要指标之一,观察已成为现在课程改革中教师急需提高的一种专业能力。教育前辈维果斯基在《教育论著》中就曾强调:“儿童教育的特点是这一年龄段的孩子,按照他们自己的大纲进行学习的,教师要做到按幼儿的大纲来组织活动,这就需要我们仔细的观察与悉心研究幼儿。

  【关键词】幼儿教师

  观察记录

  评价水平

  【中图分类号】G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4-0206-01教师在观察了解幼儿的兴趣、学习需要以及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关注预设课程,更要在观察中,关注幼儿依据自己兴趣、需要中自主产生的活动,及时地提供时间、空间、材料。我们每天与幼儿接触,总会发生许多事情,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作为评价幼儿的依据,也不需要对幼儿发生的事情一一记录,所以22我们应该抓住幼儿的特殊行为,运用摄影、摄像技术进行观察、记录。

  一、运用多样有效的的观察方法对幼儿活动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1.摄像观察法在游戏中的使用。

  它以摄像的方式记录下了幼儿游戏中的行为表现,后期老师根据录像,对其行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最后找到了适合这个幼儿的指导方法,使其在原有水平上获得提高。在运用此观察法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这种方法对于记录游戏中小班幼儿的活动观察幼儿幼性行为的发展性非常适宜,因为幼儿的行为与游戏发展是动态的,且转瞬即逝。

  教师找准了观察的要点内容,并利用录像带记录法,观察到了影响幼儿游戏专注度的因素,并及时的利用语言回应幼儿,很好的提醒小班的幼儿注意游戏的内容,又能完完全全真实记录幼儿游戏的全过程。

  2.叙述观察法在游戏中的使用。

  叙述观察法是指随着幼儿游戏中的特别行为或事件的发生,自然的将它详细描述再现出来。它比较适宜于较长的时间内,观察幼个别幼儿的特别行为,持续的记录变化,记录新的发展和新的行为。能较为深入的了解幼儿的需要,提出相应的对策,促进个别幼33儿的发展。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只要有事件发生就能随时随地观察孩子,有助于教师站在孩子的角度了解他们的世界,使教师真正走近了孩子。

  二、幼儿活动中教师观察内容的确定与分析

  了解了多种的观察方法,解决了怎么观察的问题,但观察的核心是观察内容的确定:即看什么思考什么我们通过学习与实践总结出:在游戏中,教师应该观察的内容包括:幼儿认知、幼儿语言发展、幼儿情绪、幼儿游戏主题产生、幼儿游戏的专注投入、幼儿对材料使用、幼儿交往、幼儿游戏常规的发展。

  首先是允许教师选择班上少数幼儿作样本进行细致观察。教师观察能力的提高往往需要在细致观察个别幼儿的基础上实现。为了克服班上幼儿过多,教师难以对所有幼儿进行细致观察的困难,在教师学习问题引领式观察的初期,我们允许教师选择班上少数典型的幼儿作为观察对象,通过对他们的细致观察,积累信息和经验,提升观察能力。随着教师观察能力的增强,我们要求教师对全班幼儿作整体把握。

  其次是集体分享教师观察到的信息。我们采用以下两种方式来分享观察到的信息:第一,分享观察记录。将教师所做的观察记录(如照片、录像、笔记等)拿出来,在集体教研时分享,事先提出有针对性44的问题,引导教师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思考。第二,利用进班听课时间,让教师每人选定一名幼儿,按照问题对该幼儿进行细致的观察和记录,然后集体分享观察到的信息。实践证明,观察后的集体分享为教师有效整合观察到的信息创造了条件,能够有效提高教师的分析能力。

  三、引导教师将观察中建构的认识和理念付诸行动

  观察的目的是改变行为。提高教师观察能力的目的是帮助教师更深入地了解幼儿,提高教育策略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因此,教师观察后的行为跟进非常重要。正如有研究者指出的,不管研修的过程是多么令人愉快,给人以多大启发,如果在研修活动中获得的想法不能付诸行动,那么或许参与研修活动对于教师的成长只有一半的功效。

  将观察中建构的认识和理念付诸行动,是观察的后续阶段,也是观察效果的直接体现,这一过程使教师有机会实践并验证这些在观察基础上得出的新认识和新理念,为进一步巩固或修正这些认识和理念提供必要的条件。因此,我们在引导教师得出一定的观察结论后,还引导教师学会用这些结论指导自己的行动,使观察真正对教育实践起到指导作用。

  55四、促进教师自主反思

  在问题引领式观察中,作为观察者,我们不但要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而且要激发教师发展的内驱力,促进教师自主反思。观察中,我们既是问题的设计者,也是观察者。我们的观察对象有两个:教师和幼儿。我们要密切观察幼儿,把握幼儿的实际情况,思考幼儿的特点和教育策略,以便引导教师对幼儿进行分析和指导。同时,我们要观察教师,根据教师的表现及时补充或修改已经提出的问题,引领教师进行思考,帮助教师建构正确的理念,提升教育技能。

  在观察期间提高了教师对幼儿冲突的应答策略和随机教育的能力,提升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教师的观察力增强了,教师在研究实践中仔细地观察,深入地了解每位幼儿的活动交往情况,对一日活动中幼儿间的冲突进行有策略的排解,疏导,对活动中幼儿解决冲突的技巧进行有目的地指导。

  总之,教师应该做一个有心人,细心观察了解幼儿各方面的发展水平和内心世界,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尊重幼儿的兴趣和愿望,用幼儿的眼光来看世界,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创造性,创造有利的条件来满足幼儿的实际需要。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将继续运用摄影、摄像技术提高幼儿教师观察记66录和评价水平的研究,学会用这些结论指导自己的行动,使观察真正对教育实践起到指导作用。

  77

推荐访问:幼儿教师观察与评价能力 幼儿教师 观察 评价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