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优公文网 - www.hanzhu666.com 2024年05月07日 11:59 星期二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探索大学生党建工作有效机制【优秀范文】

作者: 浏览数: 发布时间:2022-11-28 14:54:02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探索大学生党建工作有效机制【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探索大学生党建工作有效机制【优秀范文】

 

  探索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有效机制

 摘要:

 本文以十二次高校党建会精神为指导, 分析了目前大学生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以及在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必要性和有效做法。

  关键词:

 大学生 党建工作

  一、 加快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必要性

 刚刚闭幕的第十二次全国高校党建会明确提出, 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高校党的建设工作, 特别是对高校领导班子建设、 基层组织建设、 党员队伍建设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

 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 今天的大学生是明天社会的中坚, 是社会主义事业源源不断的骨干力量, 是我国跨世纪发展的建设人才。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深入学习和贯彻“三个代表” 的重要思想, 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 21 世纪的重任, 将责无旁贷地落到青年一代的肩上。

 因此, 大力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和立志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一生的工人阶级先锋战士, 是学校党组织的一项义不容辞的重要任务。

 近几年来, 高校扩招使大学在校生人数不断增加, 相应的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的工作量越来越重, 要求也越来越高, 由于学校各级党组织的重视, 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的工作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大学生党员人数占在校生人数的比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据调查, 从各方面反馈的信息来看, 学生党员质量普遍较好,在校的学生党员在各方面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他们在学生自我管理、 自我教育、社团活动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毕业生党员也普遍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 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成绩。

 以下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加强高校党建工作的必要性:

  (一)

 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教育工作的主体是学生, 大学生党员队伍又是一支最富有朝气与活力,

 最富知识创新能力的主力军, 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 党员质量、 党员队伍的群体形象直接反映学校党建工作状况。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 给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注入了 新的生机和活力, 同时也对大学生党员队伍的素质和党员教育管理提出了新的、 更高的要求。

 例如, 在社会经济变革的大潮冲击下, 大学生申请入党的动机出现了多元化趋势, 如何做好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和考察工作, 关系到党员的质量和党的纯洁性。

 我们在问卷调查中也发现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党员模范作用不突出, 基本素质和理论水平都有持于进一步提高。这些都迫切需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党建工作。

 (二)大学生党建工作关系高校培养目标和教育方向。

 高等教育必须始终如一地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式, 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这就决定了学校所培养的人才, 必须具有社会主义觉悟, 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高尚的道德品质, 在思想观念、 知识结构等方面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不仅要为国家输送优秀的建设人才, 而且要培养一批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合格的共产党员、 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

 这关系到党的基本路线能不能坚持一百年不动摇, 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能不能巩固和发展的大事。

 (三)大学生党建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阵地的需要。

 当今世界, 国际经济的联系与合作日益紧密, 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为了实现他们的政治企图和经济利益, 一直不遗余力地用“西化”、“分化” 的政治战略, 用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对我国进行渗透。

 青少年一代是他们争夺的重点目标, 部分青年学生对一些深层次的基本理论问题也存在模糊认识, 所以必须要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 坚持正确导向, 坚持用马列主义、 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广大师生, 使学校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坚实阵地。

 (四)大学生党建工作是推进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需要。

 在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上, 江泽民同志特别强调思想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

 我们培养的大学生党员走向社会以后, 将成为各行各业、 各条战线的中坚力量, 他们的思想状况怎样, 精神状态如何, 道德素质高低, 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进程。

 就目前高校素质教育而言,

 因为大学生党员与同学朝夕相处, 又是同龄人, 在学习、 生活、 工作交往中最容易做到思想沟通、 感情交融, 大学生党员的思想意识、 道德品质以及平时的言行、举止都为同学们所关注, 直接影响着同学们的思想和行动。

 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的核心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对大学生思想素质教育至关重要。

  二、 过去大学生党建工作中出现的弊端 1、 忽略对学生的政治启蒙工作, 入党动机不端正 目前在高校, 党的基本知识理论教育、 政治学习往往只面向入党积极分子及党员, 而对于普通同学的教育工作却有所忽略。

 学生对党的认识往往是通过政治理论课, 以及对时事政治的了解形成的, 而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往往偏于枯燥, 易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 个人对时政的了解是以个人兴趣为基础且往往缺乏正确的引导, 极易产生对党的偏激认识。

 因此, 在这种条件下形成的对党的认识往往是不够全面的, 在此基础上提出的入党申请, 其动机是不够纯粹的, 它往往仅代表着学生亲友的意见或学生一时的想法, 缺乏对党的全面认识和对入党问题的深入思考。

 因此, 我们应当发挥高校教育优势, 做好党的基本理论知识的宣传教育,加强政治思想的引导, 使学生形成客观、 立体的认识, 进而坚定自己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意愿。

 2、 培养对象的标准不一, 使入党积极性受挫 什么样的学生应当确定为培养对象, 发展入党? 什么样的学生不应该? 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 高校之间、 院系之间甚至班级之间都有很多差异, 从而造成了对培养对象考察标准的不统一, 党员水平良莠不齐的现象, 挫伤了学生申请入党的积极性。

 我们首先应当认识到这一现象的产生是有其客观原因的:

 一般来说,一个班级里确定两三个入党积极分子很容易, 而当党员的发展范围扩大到班级人数的 30%-40%时, 工作的难度将大大加强, 因为在这部分学生中往往是各有所长, 在各种长处之间进行衡量必然会造成主观的不一致。

 另一方面, 思想道德水平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无法以一两条具体的标准来全面考核, 从而使培养对象的选择过程中有了一定的自由度, 也造成了一定的难度。

 尽管存在有许多的客观因素, 我们仍应充分认识到许多人为因素才是造成不公平现象, 是导致学生不满的症结所在。

 比如, 以培养党员的数量作为党建工作的衡量标准, 导致许多院系盲

 目的扩充党员队伍, 只重数量不重质量, 并在工作中形成了优先培养学生干部的严重倾向, 更甚至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 参加党课学习只要班长支书同意即可,无标准、 无原则的吸纳学生进入党员队伍, 致使部分学生习染了社会上 “拉关系”“官僚主义” 等不良风气, 挫伤了真正有入党意愿的学生的积极性。

 培养对象确定工作, 往往由班长支书最后做主, 在学生党员的严格统一标准在大学生党员考察的布置, 是否应由全体同学投票?

 3、 预备党员考察不力, 使入党后产生惰性 目前, 学生中的预备党员在一年考察期之内只要不犯严重的错误就可以顺利转正, 而没有提出更高的要求。

 使得一方面有些预备党员产生了船到码头、 车到站的想法; 另一方面党支部采取抓一波放一波的方法, 当发展一批预备党员后,把发展党员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下一批要发展的对象上, 对新发展的预备党员考察教育有所放松, 认为已经发展的可以让其松口气、 特别是学生干部似乎可以“退居二线”、 给下一批要发展的对象有表现的机会。

 在这种思想支配下, 发展党员工作出现了前紧后松的不良现象, 许多预备党员临到转正, 才急忙补写预备党员考察表、 思想汇报等。

 这样无疑助长了学生党员的惰性。

 4、 对正式党员要求不严, 使党员号召力降低 对许多学生来说, 转正之后, 个人的政治追求正式告一段落; 与此同时, 院系也认为培养工作已经基本结束, 培养重心又移向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 培养的工作中, 而忽视了继续提高理论水平, 实时进行时事教育等工作。

 对党员要求的过分松懈致使个别党员的言行举止对我党形象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使得党员在群众中的号召力受到极大损害。

  三、 解决对策 针对以上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结合新形势下进一步壮大学生党员队伍的要求, 对今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党建工作提出以下建议和对策:

 1、 重视政治启蒙, 加强党性教育

 发展学生党员工作应从新生入学第一天抓起, 在新生面前树立学生党员的良好形象, 并进行以党的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入学教育, 对学生进行集中辅导和系统培训, 以启发、 教育、 引导、 帮助新生增强政治意识, 加深对党的先进性的理解,

 激发青年学生要求入党的愿望, 从而把加入中国共产党作为孜孜以求的崇高理想和奋斗目标。

 在“两课” 讲授过程中, 除夯实学生的政治理论基础以外, 还将培养学生对党的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以及国家大政方针的关注放在重要位置上, 为结课后学生的自主学习打下基础。

 在重大事件发生时, 以讲座等形式对实践进行客观分析, 严防学生的不良倾向; 对个别言行偏激的同学, 由老师或学生党员进行近距离的交心, 使我们党关心群众的传统深入人心。

 2、 规范入党机制, 实现合理壮大 在壮大大学生党员队伍的过程中, 本着“一年级有党员、 二年级有党小组、三、 四年级和研究生中有党支部” 的原则, 充分相信学生党员的工作能力, 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将党支部设在班上和学科方向上, 选配政治素质过硬、 工作能力强的党员学生担任支部书记, 给学生党员足够的空间, 使之自主开展党建工作。

 与此同时, 建立科学公正的党员选拔培养标准, 使从培养对象的选拔、 预备党员考察到正式党员发展的过程中做到透明、 公开、 公正、 公平。

 加强党团总支对支部工作的指导、 管理, 规范班级党支部的行为, 杜绝培养对象仅由一两个人说了算等不公正现象的发生。

 此外设立定期的政治理论学习、 交流组织生活及谈心、 辅导等制度, 这是保证党员队伍不断扩大, 党员素质稳步提高的关键之一。

 3、 加强党员自律, 树立良好形象 高校学生党员是一面旗帜, 是学生群体中的优秀代表, 是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力军, 他们具有维护和塑造党在广大学生心目中形象的重大责任。

 现有学生党员的一言一行都将是党的形象代表, 因此增强学生党员的历史责任感, 加强其对言行举止的自律, 树立学生党员队伍的良好形象, 是党员队伍能否在学生中进一步扩大的关键所在。

 真正做到“发展一个, 带动一片”, 树立学生党员队伍的良好形象, 一要靠对党员的严格选拔, 二要靠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 三是靠接受党员再教育, 工作的重点应注重发挥学生党员在危难关头(如非典时期)、 诚实守信、 日常工作中的模范带头作用。

 4、 丰富党员活动, 增强凝聚力 在开展党员活动的过程中, 我们应当充分意识到学生党员身份的双重性, 即

 学生身份和党员身份, 具体来讲就是学生党员应是现代学生的个性张扬与我党党员的传统美德二者的融合体, 他们既代表着广大学生的需求, 又时时在为广大学生起着“龙头” 作用。

 所以, 在开展党员活动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完全从传统的理论教育出发, 而要切实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所在, 克服以往党员活动形式化的弊病, 多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丰富党员活动, 或以人性化的关怀代替呆板的教育, 避开易于引起学生逆反心理的单一教育形式, 寻求丰富而有效的宣传途径使学生逐渐接受党的优良传统, 使党内向心力逐步增强。

  总之, 十二次高校党建会全面科学、 高屋建瓴的论述为我们吹响了进一步开展高校党建工作的号角, 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责无旁贷地肩负起历史使命, 全面贯彻“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和党建会精神, 运用到工作中, 落实到行动上, 为党的事业添砖加瓦。

推荐访问:探索大学生党建工作有效机制 党建工作 探索 机制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