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优公文网 - www.hanzhu666.com 2024年05月14日 17:39 星期二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回望百年辛亥

作者: 浏览数: 发布时间:2022-11-25 11:12:03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回望百年辛亥,供大家参考。

回望百年辛亥

 

 回望辛亥百年

  ……再谈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 是指发生于中国农历辛亥年(清宣统三年), 即公元元 1911 年至 1912 年初,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 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

 狭义上的辛亥革命, 指的是自 1911年 10 月 10 日夜武昌起义爆发, 至 1912 年元旦孙文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前后这一段时间中国所发生的革命事件。

 广义上的辛亥革命也可指自 19 世纪末以来以孙中山为领导的旨在推翻满清在中国统治,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这场革命无论是对于当时的中国还是今天的中国都是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

 一、 辛亥革命不仅仅是一场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制度的伟大革命, 更是一场中国国民思想解放的伟大革命。

 辛亥革命给予封建专制制度以致命的一击。这场革命不仅仅是推翻了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多年的大清王朝, 更重要的是它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建立起一个新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推动了中国社会乃至人类社会历史的前进与发展。

 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演讲中旗帜鲜明地指出:

 “中国数千年来, 都是君主专制政体, 这种政体, 不是平等、 自由的国民所堪受的。”( 《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

 当年亲身参与辛亥革命的中共元老林伯渠同志曾经感慨地说:

 “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 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 这并不足怪, 因为他们没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 (林伯渠:

 《荏苒三十年》延安 《解放日报》 1941年 10 月 10 日)

 当时的中国在君主专制政体的统治下已经经历了 2000 多年的漫长岁月。

 以这种君主专制制度为核心, 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一整套渗透各处的统治网络, 成为中国社会内部整个旧秩序赖以生存的重要支柱。

 笼罩着它的那种浓重的神秘色彩, 还有经过儒家精心论证和灌输而确定下来的旧道德规范, 在长时期内严重地禁锢着亿万国人的头脑, 使人们的思想难以获得解放。

 这一切, 都已经成为了中国社会前进道路上的巨大障碍。

 而辛亥革命却把历来被奉若神明的君主专制政体一举推倒, 把它彻底废除。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中破天荒地第一次明确宣布:“中华民国之主权, 属于国民全体。” 普通老百姓从历来的“子民”、“臣民”、“蚁民” 一下子变成国家的主人, 这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变化。

 它在当时整个社会生活和人们头脑中所引起的巨大震动是可想而知的。

  通过辛亥革命, 西方资产阶级的自由、 民主和共和的思想得以在中国广泛传播, 使饱受2000 多年专制制度压迫的中国人民终于有机会第一次感受并获得了 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

 伴随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的颁布, 民主、 共和的思想被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 民主、 共和的观念进一步深入人心。

 在以后的中国历史进程中, 无论谁想做皇帝, 无论谁想复辟帝制, 都会在全国人民的反对下迅速垮台, 这不能不归功于辛亥革命的胜利对广大中国人民在民主、 共和思想认识方面的提高、 以及广大中国人民在经历了长期专制压迫后对民主共和制度的渴望。

  二、 辛亥革命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民国建立以后, 国内实业集团纷纷成立, 开工厂、 设银行成为风气, 民族资本主义的经济力量有了显著的增长。

 辛亥革命前, 资产阶级革命派主要致力于“破坏”, 即把精力主要用于武装的反清革命,但也多次讨论到革命成功的政权建设和经济建设。

 革命爆发后, 孙中山即从海外致电回国,称“此后社会当以工商实业为起点, 为新中国开一新局面”。( 《致民国军政府电》、《孙中山全集》)

 新生的民国成立伊始, 民族资产阶级就寄予厚望, 称“今之共和政体成立, 喁喁望

 治之民, 可共此运会, 建设我新社会, 以竞胜争存, 而所谓产业革命者, 今也其时矣”。( 《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

 于是, 各种公司呈请保护、 注册的纷至沓来, 有关实业团体纷纷建立,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大大提高。

 为了适应工商业发展的需要, 当时的民国临时政府设立了实业部, 同时要求各省设实业司, 以便对各种实业之 “已成者当竭力保存, 未成者宜事先筹划”。政府及时制订了一些奖励和扶植民间工商业的法令规章, 诸如“商业注册章程”、“商业银行暂行条例” 等, 保护公司财产和股东利益。

 对于建设工厂, 政府均予以高度肯定, 尤其鼓励华侨回国投资办厂, 称“集资建设工厂, ——于民生主义、 国计前途, 均大有裨益”。( 《辛亥革命史资料》)

  革命激发的爱国热忱, 也为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临时政府倡导国货运动,对于民间以本国原料生产的工业品特予嘉许奖励。

 工商业者也以“挽回利权” 为号召, 开办国货工厂, 与外国商品争夺市场。

 广大群众也自发购用国货。

 当时的中国大地上出现了一股兴办实业的热潮。

 在辛亥革命后的头几年中, 中国的民族工商业保持着一个快速发展的趋势。

 如辛亥前后历年设厂的统计是:

 1910 年 986 家, 1911 年 787 家, 1912 年 1504 家, 1913年 1378 家, 1914 年 1123 家。

 而 1917 年全国的工业投资为 128244000 元, 超过前 50 年工业投资的总和。

  三、 从辛亥革命的失败看其今天的现实意义

  混乱、 饥饿以及长期的军阀割据与战乱充斥着辛亥革命后的中国历史进程, 其间的经验教训非常值得总结, 辛亥革命未能实现中国的富强, 是一场失败的革命。

 这为我们认识中国国情、 坚定我们的选择、 走社会主义道路、 实现中国的发展进步提供了历史依据。

 首先, 西方式的政治制度不适合中国国情, 注定不能成功。

 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 目的是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制度, 推进资本主义的制度建设, 从而建设如同欧美那样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为此, 革命的领导者提出了源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套制度设计。

 在一个短时期内, 这套制度表面上似乎也取得一定成效, 但历史的史实证明, 此路不通。

  其次, 中国的发展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党来领导。

 辛亥革命的方向是正确的, 革命的对象选择是正确的, 革命党人也富于革命的理想、 不惜牺牲的精神。

 但是, 辛亥革命中的同盟会乃至后来的国民党最终却都没有完成历史任务, 从这个角度来说, 辛亥革命是一场失败的革命。

 而缺乏强有力的政党领导, 是失败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历史的事实说明, 在中国这样地域广大、 人口众多、 民族多样、 发展不平衡、 矛盾复杂、 对外关系纠葛重重的大国, 必须有组织严密、 纲领明确, 有坚强的领导群体, 能够深入民众、 体现民众利益、 带领广大民众前进的政党, 才能真正领导中国的发展和进步, 实现中国近代以来所要完成的历史性任务。中国共产党领导, 走社会主义的路, 是中国人民的选择, 也是我们从辛亥革命的经验教训中得出的正确结论。

  回望辛亥百年, 希望我们能够从先辈的事迹中汲取更多的思想和精神, 为今后中国的发展寻找出一条更好、 更宽的道路。

推荐访问:回望百年辛亥 回望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