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优公文网 - www.hanzhu666.com 2024年05月20日 01:17 星期一
当前位置 首页 >心得体会 >

开展学习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年心得体会【精选推荐】

作者: 浏览数: 发布时间:2022-11-27 13:30:04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开展学习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年心得体会【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

开展学习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年心得体会【精选推荐】

 

 开展学习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年心得体会 由于历史地理因素的影响,西藏社会经济发展长期滞后,宗教影响既广且深,社会政治稳定形势较其他地区更为严峻。中央考虑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立足西藏区情,先后召开五次工作座谈会,目的是实现西藏跨越式发展、社会长治久安、各民族团结幸福。

  一、历次中央西藏工作座谈会关于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重视

  1980 年 3 月,中共中央书记处主持召开第一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提出西藏自治区的中心任务和奋斗目标是:以藏族干部和藏族人民为主,加强各族干部和各族人民的团结,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从西藏实际情况出发,千方百计发展国民经济,提高各族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和文化科学水平。第二次中央西藏工作座谈会召开于 1984 年,提出西藏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做好民族、统战、宗教工作。1994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会议确定了发展和稳定两大主题,提出“一个中心、两件大事、三个确保”指导思想,并且指出西藏的一切发展,都要着眼于造福西藏人民,改善他们的物质文化生活,着眼于促进民族团结、民族进步。2001 年,中央召开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会议提出要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进一步加强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团结的教育,不断巩固各民族的大团结。2010 年,中央召开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分析了西藏社会存在的主要矛盾和特殊矛盾,提出“四个坚持、一个中心、两件大事、四个确保”指导思想,在指导思想中加入了“以民族团结为保障”。

  二、西藏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的成就

 从历次中央西藏工作座谈会可以看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与社会发展稳定是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一方面,经济是政治的基础,也是民族关系的地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是靠民族经济的发展来推动的。历次中央西藏工作座谈会逐步形成和完善了西藏工作的指导思想,自治区党委、政府坚持指导思想,带领全区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奋斗,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民族团结不断巩固。另一方面,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是经济长期保持快速发展、社会稳定的基石,西藏发展的最终着眼点之一还是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也体现我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巨大成就。

  经济建设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区经济工作会议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 年,西藏经济增长全年地区生产总值 925 亿元,同比增长 12%。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 94 亿元、336 亿元、495亿元,分别增长 13.5%、4%、12.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323.6 亿元、增长 12.9%,国有企业稳步发展,营业收入、利润总额、上交税金分别增长 12.14%、60.72%、16.5%。非公经济发展迅猛,市场主体、注册资金、从业人员分别增长 9.2%、32.8%、11.9%,上缴税金占全区税收总额的 93.4%。2014 年,西藏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2026 元、增长 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7471 元、增长 14%。拉日铁路、川藏电力联网等一批重点项目建成投运。

  社会事业取得长足进步。自治区党委、政府把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施富民兴藏战略,着重解决民生领域的十件实事,仅 2014 年就投入资金 70 多亿元,涵盖扩大就业、

 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社会保障、医疗保障、文化惠民等十个领域。自 2012年以来,西藏在全国率先实现省域范围 15 年免费教育,2014 年全区“三包”及助学金经费投入经费达 151899.90 万元,受惠学生达 56.10 万人;卫生计生事业全面发展,县、乡、村三级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加快县级区域医疗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能力建设,继续保持农牧区医疗制度覆盖面;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产品生产供给不断加大,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 94.9%、96.03%;城乡低保、医疗救助和临时救助制度不断完善,基本建立养老服务体系,全面建成 63 所五保集中供养机构,实现全区五保有意愿集中供养率达到 100%。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充分体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政权建设和民族问题的理论,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的针对少数民族具体特征的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保持国家统一,有利于保障民族平等,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充分发挥各族人民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巩固和发展各民族的大团结。西藏和平解放特别是自治区成立以后,有力消除了民族间的隔阂和不信任,使少数民族人民获得了人身自由,争得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权利。综观经济社会各方面发展,西藏人民民主政治权利得到保障、经济社会事业快速发展、民族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宗教信仰自由得到尊重,全区各族人民族凝聚力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充分体现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三、西藏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主要经验

 党的领导是根本保障。党对民族地区工作的领导,是顺利发展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的根本保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是党的最高准则,党的领导是我们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根本所在,也是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最根本的保证。中央立足西藏区情,考虑到西藏发展面临的特殊困难和问题,先后召开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形成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西藏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工作要求,形成并完善援藏政策,集全国之力援助西藏。实践证明,全区各民族的持久团结,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成为现实;全区各民族的发展进步,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会出现活力。

  援藏政策的形成完善是强劲助力。援藏是一项基于现实需求、体现祖国关怀、民族团结进步的伟大事业。鉴于西藏经济发展水平低于全国乃至其他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中央决定对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加大扶持力度。1980 年至 1984 年,中央先后两次召开西藏工作座谈会,专题研究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政方针问题。1994 年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提出对口援藏政策,2001、2010 年第四、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要求继续贯彻援藏政策,加大对口支援力度,进一步完善干部援藏和经济援藏、人才援藏、技术援藏相结合的工作格局。全国对口支援西藏 20 余年来,已有近 6000 名干部及专业技术人员进藏工作,累计投入资金 260 亿元。如今,西藏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交通和能源体系建设成效明显,文化建设富有成效,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生态环境保护加快实施,群众生活显著改善,民族团结不断加强。

 正确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是基础。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民族宗教政策,提出了一些创新性的理论,其本质是促进各民族平等团结、发展进步和共同繁荣,是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问题的准则,是我国政策体系的组成部分,是民族团结的生命线,是不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直接关系党在民族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直接影响党的民族工作的成败,直接决定着民族之间的信任和团结。特别是西藏,地处反分裂斗争的前沿阵地,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自民主改革以来,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使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在我区得到全面正确的贯彻。

  大力培养民族干部是关键。做好民族工作和保证民族团结的重中之重是大力培养民族干部。在长期的民族工作实践中,民族干部发挥着特殊作用,他们的不可替代性,在于同其民族群众有着密不可分的天然联系。他们熟悉本民族的特点,通晓本民族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对本民族群众的要求和愿望感同身受,是党和政府联系民族群众的天然桥梁。西藏各级政府历来重视民族干部的培养、选拔和使用,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培养造就了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民族干部队伍。大批优秀民族干部相继走上各级领导岗位,成为西藏发展稳定的中坚力量。目前,西藏藏族和其他民族干部人数达10 万余人,占全区干部队伍总量的 70%以上。这一数字,比 1965 年自治区成立时的7608名以藏族为主的民族干部总数增长13倍。实践证明,

 凡民族干部培养工作做得好的地方,民族团结就搞得好,民族问题就解决得好,经济社会就发展得好。

  会

  【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年心得体会 2 】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站在维护国家长治久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全局和战略高度,全面分析我国民族工作面临的国内外形势,科学总结我国民族工作取得的成就和经验,深刻揭示新形势下民族问题、民族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全面阐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民族工作的大政方针,具有很强的政治性、理论性、政策性、针对性,是做好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纲领性文献。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政治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祖国大地 56 个民族同中华民族大家庭多元一体的关系。我们伟大祖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了祖国的锦绣河山、广袤疆域,共同创造了悠久的中国历史、灿烂的中华文化。秦汉雄风、盛唐气象、康乾盛世,是各民族共同铸就的历史辉煌。我国历史演进的这个特点,造就了我国各民族在分布上的交错杂居、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在多元一体的辩证关系中,一体包含多元,多元组成一体;一体离不开多元,多元也离不开一体;一体是主线和方向,多元是要素和动力。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关系,形象地说,就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就是一个大家庭里

 不同成员的关系。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各民族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结在一起,才有前途,才有希望。各民族团结奋斗、共同繁荣,是中华民族的立身之本、生命之依、力量之源。多民族是我国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发展的一大有利因素。我们要牢记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一基本国情,坚持把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作为各民族最高利益。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同“八个坚持”的关系。做好新形势下民族工作,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始终做到“八个坚持”。坚持党的领导,是做好民族工作的根本保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做好民族工作必须牢牢把握的正确政治方向,是经过历史检验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维护祖国统一,是国家的最高利益所在、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也是立国的根本原则;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重要内容和制度保障;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民族工作的主题,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是关系民族地区长治久安的战略方针;坚持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使各族人民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源;坚持依法治国,增强各族群众法律意识,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民族问题的能力,是实现民族团结的重要保障。这“八

 个坚持”,深刻阐明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丰富内涵,是对民族工作理论和实践的科学总结,是做好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基本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坚持党的民族理论和方针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同努力适应民族工作新的阶段性特征的关系。新中国成立 65 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党的民族理论和方针政策是正确的,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是正确的,我国民族关系总体是和谐的,我国民族团结的基础是稳固的,我国民族工作做的是成功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我国国情,在维护国家统一、领土完整、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民族区域自治是党的民族政策的源头,党的民族政策由此而来、依此而存,决不能动摇。同时,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历史条件下,我国民族工作也面临着一些新的阶段性特征。民族工作面临的挑战更多了,对做好民族工作的要求更高了。做好民族工作也要开拓创新,但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做到既尊重我国国情和传统又不囿于历史、固步自封,既借鉴国外经验教训又不照抄教条、照搬外国,顶层设计要缜密,政策统筹要到位,工作部署要稳妥,防止简单化、片面化,防止忽左忽右、摇摆不定。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要做到“两个结合”。一是坚持统一和自治相结合,没有国家统一,就谈不上民族区域自治。二是坚持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相结合,民族区域自治,既包含民族因素,又包含区域因素。我国所有民族自治地方,都是党领导下

 的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地方,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拥有的地方。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明确提出加快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的重大举措和战略部署。民族地区集资源富集区、水系源头区、生态屏障区、文化特色区以及边疆地区、贫困地区于一身,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也是民族工作的“家底”。新中国成立 65 年来,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得到了很大发展,但...

推荐访问:开展学习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年心得体会 自治区 心得体会 民族团结

相关文章:

Top